我的硕士导师胡哲涛,好像就是这样一个人。
4、
读研之后,我被分给胡教授,他在带我们做课题的时候,有意无意就会聊起家人。
在他的表述中,他的妻子是个只知道在家带孩子,伸手要钱的寄生虫。
可他却忘了,曾经也是自己信誓旦旦说可以养她,才让她放弃教书,转做全职太太。
更有一次,他直接在办公室说起风凉话,气哭了一位已经怀孕的女老师。
“你们女人就是麻烦,怀了孩子还非要来上班,不过是个教书的嘛,装什么独立女性,老老实实回家待产得了呗。”
我每每觉得胡教授说的话不妥,想要出言辩驳,却总被其他女生拉住,她们都悄悄冲我摇头,随后假装无事发生。
没人想用自己的前途去做赌注,冒犯一个可能决定自己学术生涯的教授。
于是,在长久的沉默中,我们所有人都被动地参与着一场又一场的性别霸凌,而那时的我,也是帮凶。
转眼到了我们要去各公司实习的日子,胡教授的人脉很广,为我们几个学生一一做了规划和安排。
当他宣布了这件事后,教室里除了少数几个面露欣喜的男生之外,所有的女生全都一脸不快。
胡教授把最好的资源给了男同学们,不是在电视台,就是在日报社,而我们这些女孩子,则被他安排去了他朋友的一家小公司。
没有工资不说,还只是一个小编的岗位,工作内容简直对不起硕士这两个字,就是在互联网上到处搜罗热点,添油加醋地做一名垃圾搬运工。
我觉得这不公平,于是主动站出来提出了质疑:“教授,我平时的成绩并不比那几个男生差,为什么给我们分配的实习工作差这么多?”
“而且,做小编也不是我们之前的学习方向,连汉语言本专业的学士都未必考虑这样的工作,我们去了之后能学到什么呢?”
胡教授被我问住,他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几个得了便宜的男同学就出来帮腔:
“你以为谁都能做记者啊,看你们女生平时那么娇气,就知道吃不了苦,别去大厂丢人了。”
“你们女生臭毛病太多,工作和上学不一样,得懂人情世故,你看你们一个个,戴个眼镜,都学傻了,别到时候连累了教授的名望。”
我气不过,还想再辩,这时胡教授打断了我们。
“好了,我知道你们心里有气,但是我做出这样的安排,有我自己的考量。”
“乔睿,学新闻的男女比例是9:1,这个行业本来就是女多男少,我多给男生机会去历练有什么问题吗?”
胡哲涛故作高义地整了整领口:“而且,全国每年有那么多新闻系的学生毕业,你们这些小姑娘,市场上一抓一大把,根本没有竞争力,就算实习的时候给你们提供了好岗位,毕业了也会因为德不配位被淘汰。”
说来说去就一句,学新闻的女生太多,有几个能有出头之日?还不如押宝男生,保不齐真能闯出一两个业界名流。
我忿忿道:“教授,这样的安排不能服众!而且我认为您刚刚说的话,也侮辱到了其他女生,请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