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他不像其他家境优越的男生那样张扬,怀里常抱着一把有些磨损的木吉他,指尖划过琴弦时,总能流淌出令人安静的旋律。高二那年的夏天,他为苏曼琪写了首《夏夜晚风》,旋律像被月光浸泡过,温柔得能化开夏夜的燥热。校园广播第一次播放时,整个教学楼都安静了一瞬,后来这首歌便成了午间固定的背景音,整整播了一个月。
林溪每次听到那前奏响起,心脏都会像被细密的针轻轻扎了一下。她会立刻停下手中的笔,或是加快脚步躲进教学楼拐角的阴影里,背靠着冰凉的墙壁,听着广播里江熠干净的嗓音唱着“月光落在你发梢,晚风偷走我心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手背上,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耳尖在发烫,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她不敢让任何人看到自己这副模样,尤其是不敢想象,此刻的苏曼琪是否正坐在江熠身边,听他亲口弹唱这首歌——那是她连做梦都不敢奢望的场景。歌声结束后,她总要在角落里多待一会儿,直到耳尖的热度褪去,才敢低着头,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出来,心里却像被浸在加了蜜的酸水里,又甜又涩。
第四章
林溪早已习惯了做那个站在光晕之外的观望者,像一株悄悄攀附在墙角的藤蔓,把所有的枝丫都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却始终不敢探进那片被阳光照亮的领地。
课间操的音乐响起时,她总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拥挤的人流里,她会不动声色地调整脚步,看似随意地站到队伍边缘,实则用眼角的余光丈量着人群的缝隙。当广播里响起“原地踏步走”的指令,她会借着摆臂的动作,再悄悄挪后半步,让前排那个高个子男生不再挡住她的视线——这样,她就能越过攒动的人头,清晰地看到站在队伍最前排的江熠。他总是站得笔直,白衬衫的领口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偶尔会侧过头和旁边的男生说句话,嘴角扬起的弧度能让林溪的心跳漏跳半拍。她就这样站在人群的阴影里,目光像系了线的风筝,一端牢牢攥在手里,另一端却不受控制地飘向他,直到做操的音乐结束,才慌忙低下头,随着人流匆匆退回教室,耳后还残留着被阳光晒过的微热。
食堂里永远弥漫着饭菜混合的热气,林溪端着餐盘,目光会像雷达一样快速扫过各个角落,一旦锁定江熠所在的位置,便会立刻调转方向,走向离他最远的那个靠窗角落。那个角落光线最暗,桌椅也有些陈旧,却能让她安心地坐下,假装专心致志地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实则用余光描摹着他的身影。她看他和朋友说笑时扬起的眉毛,看他低头喝汤时微微蹙起的鼻尖,看苏曼琪自然地把自己碗里的青菜夹给他,而他也不拒绝。餐盘里的饭菜渐渐凉了,她却没吃下几口,心里像被食堂的蒸汽熏得发闷,既贪恋这远远观望的片刻,又痛恨这种只能旁观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