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公共频道里一片死寂,只有能量碎片撞击护盾的噼啪声和伊万诺夫粗重的喘息。几秒后,是震天的、来自俄罗斯支持者的狂热欢呼。其他队伍的通讯灯疯狂闪烁,夹杂着各种语言的惊叹和咒骂。

“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小唐看着护盾系统反馈回来的瞬间过载警报,心有余悸。

林默沉默地看着舷窗外那片尚未散尽的灼热烟云,和其中那艘小小的、得意洋洋的“核心套娃”。他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丹青’矩阵,预载‘云山’模式,能量缓冲提升15%。”宣纸般的船体表面,那些流动的山水云纹似乎亮了一瞬,变得更加灵动。

没等观众从“套娃连环爆”的震撼中完全回神,日本队的“浮世之梦号”动了。它没有声音,没有夸张的喷射,只是如同深海中最优雅的鳐鱼,平滑地切入表演空域中央。银白色的船体在聚光灯下流淌着水银般的光泽。

倏忽间,无数道极其纤细、近乎无形的能量光束从船体各处悄然射出。这些光束并非为了毁灭,而是编织。它们在空气中精准交汇、折射、叠加,无声无息地在广阔的空域中构建起一个巨大无朋、纤毫毕现的三维立体光幕。

光幕之上,墨色晕染开来。并非死板的黑色,而是带着深深浅浅、层次分明的灰,如同最上等的松烟墨在澄心堂纸上化开。线条随之出现,流畅、柔韧、充满生命力。巨浪的轮廓在光幕中隆起,翻滚着,仿佛能听到惊涛拍岸的轰响;浪尖之上,一艘小小的、有着典型日式桅杆的木船被高高抛起,船身倾斜,船夫奋力划桨的姿态凝固在力量与惊险的顶点。远处,富士山的雪顶在朦胧的“墨色”云雾中若隐若现。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以纯粹的能量光丝,在千米高空完美重现!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浪花的飞沫,木船的纹理,甚至船夫脸上那惊骇与坚毅交织的表情,都清晰可见。更令人叫绝的是,这巨幅的浮世绘并非静态!海浪在翻涌,木船随着波涛起伏颠簸,云气在富士山腰缓缓流动!整幅画作,是活的!

绝对的寂静笼罩了全场。连刚才还在为“核心套娃”欢呼的俄罗斯支持者们都张大了嘴。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震撼,超越了感官的粗暴刺激,直击心灵深处的审美本能。东方艺术的静谧、磅礴与内在的张力,在冰冷的科技手段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林默凝望着那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眼中闪过一丝纯粹的欣赏。他低声对小唐说:“精妙的能量微雕和场域构筑。‘浮世之梦’,名不虚传。”青鸾号船体表面的山水云纹,似乎也随着那空中的巨浪,微微起伏呼应。

浮世绘的光影渐渐淡去,如同墨迹被清水洗去,只留下淡淡的余韵和观众席上久久不息的惊叹。

“轮到我们了,默哥!”小唐的声音带着兴奋和一丝紧张。

林默点头,手指稳稳地握住了那支毛笔状的传感器,仿佛握住了画家的如椽巨笔。他手腕微沉,悬腕,提笔,动作带着一种练习过千百次的、近乎仪式般的沉静与韵律感。

“青鸾号”船体上那些原本温润内敛的山水云纹骤然亮起!不是刺目的强光,而是一种由内而外透出的、温润如玉的青色光华。整艘飞船仿佛瞬间活了过来,从一幅古画变成了画中即将腾飞的青鸾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