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海啸,彻底失控了。
沈家兄弟和顾晴的社交账号瞬间被愤怒的网友攻陷,评论区里是密密麻麻的蜡烛和“滚”字。我打开财经新闻,沈氏集团的股价开盘即跳水,一条绿色的直线,触目惊心。
电视里正在插播紧急新闻,记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将沈氏集团大楼围得水泄不通。
镜头里,沈浩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努力维持着体面,可他额角不断冒出的冷汗和僵硬的微笑,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慌。而他身后的沈明,在被一个记者追问“你是否对乔薇的死负责”时,彻底失态,他一把推开话筒,对着镜头破口大骂,那副狼狈又凶狠的模样,和我视频里看到的样子,一模一样。
真好。
我看着他们从云端跌落泥潭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报复的快感,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巨大的疲惫。
这还不够,这只是开始。
事件的发酵,比我想象的还要猛烈。
第二天,网上开始出现一些视频。有人自发地聚集在沈氏集团的楼下,他们举着打印出来的乔薇的照片,拉着白色的横幅,上面用黑色的油漆写着——“严惩凶手,还乔薇公道!”
口号声整齐划一,透过手机屏幕传来,震得我耳膜嗡嗡作响。
我看着那些模糊而坚定的面孔,他们都是陌生人,却在此刻,为了另一个陌生女孩的冤屈,站了出来。
我不再是一个人。
我身后,站着千千万万个心怀正义的普通人。
我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那点刺痛让我无比清醒。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不是那种被消息轰炸的震动,而是一阵平稳的、持续的铃声。
屏幕上跳动着的,是一个陌生的、没有任何标记的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划开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稳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的男声。
04
“你好,是陆宁女士吗?我们是市公安局,关于乔薇的坠楼案,我们需要你来协助调查。”
我握着手机的手,抖得几乎拿不稳。
我说:“好,我随时可以过去。”
声音出口,我自己都惊讶于它的平静。挂掉电话,我靠着冰冷的墙壁,缓缓滑坐到地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胜利了吗?不,这只是开始。
我重新打开电脑,网络上,沈家的反扑已经开始了。
一篇署名为“沈氏集团”的官方声明被顶上了热搜,措辞专业又冰冷。声明里,我成了一个求爱沈明不得,因妒生恨,恶意剪辑视频敲诈勒索的“幕后黑手”。
他们甚至请了所谓的技术专家,分析我的视频“存在多处剪辑拼接痕迹”,暗示一切都是我伪造的。
评论区再次被搅得浑浊不堪,水军和被煽动的路人开始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我。
我看着那些扭曲事实的通稿,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的恶心。他们总是这样,用钱和权,就能轻易地把黑的说成白的。
紧接着,更恶劣的事情发生了。
我的手机开始疯狂震动,不是消息推送,而是无数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和短信。我的照片、毕业院校,甚至是我租住的这间老公寓的具体门牌号,都被人扒得一干二净,挂在网上。
“长这样啊,难怪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