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她的话极具煽情性,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为什么会做出……做出这样的事情?”

王莉眼圈发红,声音颤抖,

“是因为压力啊!巨大的压力!诺贝尔的竞争,国际同行的紧逼,‘星空’项目迟迟无法突破的瓶颈,团队成员的焦虑……

这些都像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他太想为国家、为团队做出成绩了!”

她转向我,眼神复杂:“戚洛博士,你的才华毋庸置疑。

但是,你是否想过,你的特立独行,你的闭门造车,你拒绝与导师、与团队分享关键进展的态度,是否也在无形中给了陈教授巨大的压力,甚至是

一种被排斥的绝望感?

他可能只是一时糊涂,在巨大的压力下,走了岔路,想‘借鉴’你的成果来提振团队,并不是出于纯粹的恶意啊!”

王莉的话极具迷惑性,成功地将一场性质恶劣的学术剽窃,偷换概念成了一位“压力过大”、“一时糊涂”、“初衷良好”的老人所犯的“无奈之错”。

现场一些心软或本就与陈铭利益相关的人,脸上露出了犹豫和同情。

直播弹幕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唉……老人也不容易……”

“压力大也不能剽窃啊!”

“虽然陈铭错了,但戚神确实有点孤僻……”

“感觉两边都有问题?”

新的战场——情感与动机的博弈,悄然开辟。

王莉见效果初显,继续加码,声音更加悲切

“戚博士,你拥有如此强大的‘堡垒’,记录下了一切。

你可曾记录下陈教授深夜还在实验室指导学生的身影?

可曾记录下他为团队争取经费时奔波的辛劳?

可曾记录下他看到你才华时由衷的欣赏和想要栽培你的心意?

你只记录下了可能对你不利的‘证据’,却忽略了一个老人对科学、对后辈的拳拳之心啊!

他或许方法错了,但他的初衷……难道不值得一丝理解吗?”

她的话像裹着蜜糖的毒药,试图用“人情”、“苦衷”来模糊是非,绑架舆论。

陈铭仿佛也抓住了一根稻草,艰难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里挤出几滴泪水,配合着王莉的表演,做出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的模样。

压力,一种不同于技术质疑的、更加粘稠和险恶的压力,再次向我涌来。

它试图将我从一个受害者和反击者,推到一个“冷漠不近人情”、“不懂得体谅老人”的道德洼地。

我看着王莉那副声情并茂的样子,看着陈铭那鳄鱼的眼泪,看着台下那些被煽动起来的,带着同情和审视的目光……

父亲当年被诬陷时,对方也曾这样惺惺作态,用“为公司大局着想”、“理解你的困难但……”之类的软刀子,逼得他走投无路。

理解?初衷?

一股怒意,混杂着对人性虚伪的极致厌恶,在我心底升腾。我的“堡垒”,记录的不止是防御的盾牌,还有反击的利刃!

“理解?”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王莉的抽泣,

“王博士,你的演技很精湛。但可惜,我的‘堡垒’里,恰好也记录了一些关于‘初衷’的东西。”

3

我无视王莉瞬间僵住的表情和陈铭眼中闪过的惊恐,手指在控制屏上滑动,精准地打开了另一个文件夹——“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