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
1975年,深秋
东北,黑省,向阳公社,前进大队,余家村。
在傍晚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冒着炊烟,将村子包裹在其中。
加上天边要降落下去的太阳,使整个村子像一个美丽的风景画。
各家各户都在喧闹着,有的喊孩子回家,又换鸡鸭进笼,
只有一户人家,
家里没有发出声音,家里人做事也不敢大声吵嚷,好似怕惊动了什么。
这便是村里的余铁木家,他家的孙女今天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
无意中落进了水里,当时刚好是正午,都在家中吃饭或休息的。
小河边根本没有人,如果不是余家大孙子余亮来寻,给救了上来。
可能余家孙女就岀事了……
两人上岸时浑身湿漉漉的,在河边做了急救措施后,就被大孙子抱在怀里。
脚步匆忙的往家赶去,还没有进门便大声喊了起来。
“奶奶,奶奶快找大夫,妹妹落水了。”
刹那间惊动了全家人,有邻居听到的忙去帮忙找赤脚医生。
经过抢救,人是救过来了,便发起了高烧,一直昏迷不醒。
在余家村,人人都知道余老太太很疼这个孙女。
即使家里的条件不好只要这个孙女张口想要的东西,老太太也会给她买回来。
这个孙女名叫余瑶,爸爸是一位退伍军人叫余大海。
因为在执行任务中腿受了伤,抢救过来以后走路便有些跛了。
不能留在了部队,当时部队是想把他转入后勤的,可那次受伤的人很多。
他把机会留给了别人,他的媳妇,也是在部队联谊会上认识的。
生余瑶的时候难产过世的,他媳妇是一名护士,那时候前线正在打仗。
后来是在救治伤员中,动了胎气,使胎儿早产,再加上当时的环境。
药物也不齐全,孩子生下来她便大出血,难产去世。
余大海受伤从前线退下来抢救之后,医生把孩子抱给他,他才知道妻子已经去世。
给他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和妻子是在部队联谊会上认识的。
但两人结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再加上,他的腿经过医生救治后留下了后遗症。
他便带着妻子的骨灰和女儿退伍回了老家。
老太太看到儿子带着一身伤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回来,也是很心疼。
从此以后余姚便由余老太太带着长大,余大海因为脚有些跛的原因。
退伍后便被分配到了县里的公安局后勤部上班。
本来部队是把他分配到市里的,但是因为女儿小,
他自己照顾不过来,便想选择离家近的,还能回去多和女儿相处。
这些年来不是没有人劝他再娶一房,只是他害怕,重新娶了妻子后,会对女儿不好。
便一直没有同意,也可以说女儿一直是他的眼珠子。
这一次落水可把一家人给急坏了。
余瑶有知觉的时候,便感觉浑身疼痛,嗓子也干疼的厉害。
无意识的嘀咕着‘水,水,’
老太太听到后忙倒了一碗温水,把余瑶给扶了起来,把水喂进了她嘴里。
余瑶就像干枯的鱼儿遇到了水,便拼命的汲取,喝完之后便又昏睡了过去。
等到她这次有知觉的时候,慢慢睁开了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还懵了一会儿。
心里想着地府是这个样子的,这么穷的吗?
土坯墙和糊着报纸的窗户,她的脑袋里昏沉沉的,记忆混乱不堪。
身体也无力,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做阿飘这么多年了都没有痛感。
现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感觉身上痛了呢?
难道是因为来到了地府,可地府也太破了吧?
根本不像想象中的样子,没有在电视里看到灰蒙蒙的天空。
余姚的心里有些失望,一点也不高大上,难道地府不知道与时俱进吗?
而且床板还这么硬,躺的她身上都有些疼,便慢慢的撑起身子坐了起来。
这才发觉了不对劲,她的手没有在从东西上穿过去,而且它能摸到实物。
这样想着她便看向了自己的手臂,一看她惊讶了,以往看到的都是透明色。
而现在是有了实体,她不相信,以为是在做梦,
便抬起胳膊在手臂上狠狠咬了一口。
他也是不知道轻重,这一口咬下去,整个胳膊上便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牙印。
有的地方都要出血了,正好有人进来看到了她这自残的样子。
赶忙出声喊到“瑶瑶,”
听到声音她抬头看向来人,发现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
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两只眼睛有些浑浊,看着余瑶的时候,里面盛满了慈爱。
她快步走到余瑶跟前,拉住了她的手,看着胳膊上留下的牙印。
满是心疼的抚摸着,一双粗糙的,皱巴巴的布满茧子的手,
爬满了一条条像蚯蚓似的血管,像是记载着它的千辛万苦。
就是这样的,一双手拉着余瑶,看着她的伤口,让余瑶觉得是那样的安心。
就好像离家十几年的孩子,找到了母亲的怀抱。
她现在脑子里没有关于原主的任何消息,便也不敢说话,静静的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发现孙女的异常,也没有多么在意,毕竟已经昏睡了几天。
又发着高烧,没有把孙女烧成傻子,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看着孙女说到,“瑶瑶躺了几天,是不是肚子饿了?你别动,奶奶去给你端吃的,”
余瑶看着老太太点点头小声的说,“奶奶,”
老太太听着余姚叫她了,心里高兴的不得了,眼里也流下了泪水。
刚才看到孙女眼中的陌神,她真的吓坏了。
忙抬手擦去说“你等着奶奶去给你端小米粥过来,这是奶奶刚煮好的,
想着你今天应该就能醒了,如果再不醒的话,明天奶奶就要你爸爸,
把你带上镇上的医院去了,”
老太太说着便转身出了房间,余姚打量着四周。
看着不远处桌子上放着的陶瓷缸子,和墙上贴着的年画娃娃,还有军用水壶。
让她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这些样东西,曾经在电视剧上看到过。
是七八十年代的象征,而且她前世也是一个资深的网络作家。
在平台上也看过不少,写七八十年代的小说,虽然她没有写过,但是她看过。
余瑶想着这些的时候,老太太,便端着一碗粘稠的小米粥走了进来。
走到炕边儿上,便坐了下来用勺子在米粥里面搅了搅,感觉到温度合适了。
老太太便抬起勺子准备喂余瑶,余瑶有些不好意思,便抬手接过碗。
“奶奶,我自己可以吃的,”
老太太看着便把碗递给了她,又叮嘱到“慢一点吃,锅里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