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暂时在省城也住不上院,第二天又回到县里面,住进了县医院的儿科病房,继续输液来控制胆管炎。穆妈妈和李家爸妈坐到了一起,商量下一步怎么办。首先是李家爸爸发言了:“幺儿这样太造孽了,就算是去上海这些做肝移植,钱花了,会不会又像上次做手术那样没管好久。”

李家妈妈附和道:“这个病太折磨人了,你们两个人这几个月就没好好休息过,天天幺儿也不舒服,我们看到也心疼,要是去做肝移植也彻底治好也可以,钱不够我们还有个火锅店可以盘出去,就怕到后面是人财两空,”说毕便掩面而泣。穆妈妈没说什么,只是不停地抹眼泪,她也是心疼自己的外孙和女儿。

最后还是李涛说了:“爸妈,我们还是想尝试一下,这是幺儿最后的一点希望,如果实在不行也没办法,我们也尽力,没有啥遗憾了。”穆琳听了也是点点头:“我们还是准备去上海试一试。”听罢,李家爸爸也只好说:“好吧,那我们也再试一试,如果不行,你们也都还年轻,后面还可以再生嘛。”

从网上了解到,上海的号很难挂,要排很久的队,甚至有些要花几千从黄牛手上去买号,所以李涛就先在网上约好了号,然后赶车到省城飞到上海。这是小两口第一次来上海,也是小佑嘉第一次来上海,第一次小佑嘉坐飞机,加上病痛的折磨,在飞机上有点哭闹,穆琳只好一直不停地哄着。浦东机场比省城的机场的大得多,下了飞机走下廊桥,还需要坐“小火车”才能到达出口,小两口也无心欣赏这些,打了车直奔医院附近的宾馆。

第二天,来到了XX医院肝脏外科的门诊,王教授是全国儿童肝移植方面的权威专家,很多家长都是奔着他来的这家医院,诊室门口许多抱着小孩的家长在等待,好多都是小黄人,简单交流了一下,发现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准备做移植的,在这个地方,穆琳似乎是找到了同病相怜的人,也没有之前那么孤立无助的感觉。

进到诊室,王教授是个个子不太高,有点偏瘦,但很精神的一个人,也很和蔼可亲,让穆琳焦躁的心有了主心骨的感觉,安定了不少。王教授仔细看了小佑嘉在省城和县里面的检查报告,又看了看,摸了摸小佑嘉的肚子,直截了当地讲:“你们家小孩子考虑是胆道闭锁,已经做过了Kasai手术,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已经出现肝硬化的表现了,所以是有做肝移植的指征,但是儿童肝移植如果想希望别人捐肝,不太现实,太少了,而且你家小孩子这种情况估计也很难等到有肝,我们儿童肝移植做的最多的还是活体肝移植,简单的讲就是父母的一方捐点肝脏给小孩子。”李涛问道:“这个捐肝的话要做配型这些吗?”王教授解释道:“儿童肝移植的匹配不像肾移植那么严格,一般血型相符合就可以了,1岁以内的小孩的话甚至血型不合也是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