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抬手看表,已经十一点半——距离2号线末班车发车,只剩二十分钟。苏晚抓起包和充好电的充电宝,几乎是跑着冲出工作室。晚高峰早已过去,街道上行人稀疏,她拦了辆出租车,报出地铁站名时,司机师傅还打趣:“姑娘,这时候去坐地铁,是赶末班车吧?可得快点,晚一分钟就赶不上咯。”

苏晚的心跟着提了起来,直到看到地铁站入口亮着的灯,才稍稍松了口气。刷卡、冲下楼梯,刚跑到站台,就听见远处传来地铁进站的“轰隆”声。她扶着栏杆喘着气,看着那列熟悉的银色列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的瞬间,竟莫名有些紧张。

她还是选了昨天那个靠窗的位置,怀里紧紧抱着那个黑色充电宝,指尖反复摩挲着外壳上细小的纹路。地铁启动,窗外的路灯次第掠过,车厢里依旧空旷,只有她自己的呼吸声和车轮的“哐当”声。

苏晚盯着对面的空位,心里开始打鼓——陆承宇会不会只是随口一说?他或许今天不加班,或许坐了更早的地铁,又或许,他根本忘了昨天的约定。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下次再说”往往等同于“再也不见”。

就在她胡思乱想时,地铁即将驶入下一个隧道,车厢里的灯光忽然暗了一瞬。紧接着,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车厢门口,深灰色风衣,挽到小臂的袖口,腕间那块磨损的机械表在昏暗里闪着微光。

陆承宇似乎也在找她,目光扫过车厢,很快落在苏晚身上。他脚步顿了顿,随即朝着她走过来,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看来,我们都没迟到。”

苏晚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连忙把充电宝递过去:“给你,充满电了。昨天……谢谢你。”

陆承宇接过充电宝,却没有立刻放进兜里,而是放在两人之间的小桌板上:“方案赶完了?看你脸色,好像没怎么休息。”

他的观察力让苏晚有些惊讶,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很明显吗?确实忙到现在,刚把方案交上去。”说起工作,她话多了些,“甲方改了三次,最后还是用了最初的灵感,早知道就坚持一下了。”

“正常。”陆承宇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共情,“我们上周做一个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甲方要求‘既要有现代感,又要保留复古韵味’,改到第五版,才发现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在玻璃幕墙上加几扇木质窗棂。”

苏晚忍不住笑了:“原来你们建筑设计也这样,我还以为只有室内设计要应付这些。”她忽然想起昨天他手里的建筑杂志,“对了,你昨天看的那本杂志,里面有篇关于老建筑改造的文章,我之前也看过,里面提到的‘修旧如旧’理念,我特别认同。”

“是《建筑实录》三月刊?”陆承宇问。

“对!就是那本!”苏晚眼睛亮了起来,“我当时还把那篇文章剪下来贴在笔记本里,后来做一个老洋房改造项目时,还借鉴了里面的思路。”

两人就着老建筑改造的话题聊了起来,从上海的石库门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从材料的选择到空间的利用,苏晚发现,她和陆承宇的想法出奇地一致。比如都觉得老建筑不该被完全推倒重建,比如都偏爱用原木和石材这类有温度的材料,甚至连喜欢的老建筑设计师,都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