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梦想的重量

三月的春风还带着几分寒意,透过刘星租住的老式公寓的窗户吹进来,掀动着桌上那堆厚厚的剧本草稿。刘星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看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那个名为《逆光飞行》的文档已经被他修改了无数遍。

三十二岁的刘星,曾经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两年前毅然辞职,开了一家小型文化传媒公司。说是公司,其实就是他一个人在这间不到五十平米的工作室里,怀着一个关于电影的梦想,日夜耕耘。

《逆光飞行》,这个讲述小镇青年追求音乐梦想的故事,承载着刘星所有的热情与希望。他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失意彷徨、重新站起的勇气都写进了这个剧本里。每一个字符都像是从心里挤出来的血,每一句对白都经过了千百次的推敲。

"总有一天,我要把它搬上银幕。"这句话他对自己说过无数遍,也对朋友们说过无数遍。起初,朋友们还会鼓励他,说他有天赋,有想法。但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那些鼓励逐渐变成了善意的劝告:"星子,要不你还是回去上班吧,电影这条路太难走了。"

刘星何尝不知道这条路的艰难。这两年来,他拿着剧本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得到的回复总是:"剧本不错,但是我们暂时没有这类题材的拍摄计划。"或者:"新人导演的项目风险太大,我们需要考虑市场回报。"

最让他心痛的是那些投资方的冷漠眼神。他们坐在豪华的办公室里,穿着昂贵的西装,翻阅着他用心血写成的剧本,就像在看一份毫无价值的废纸。有的人甚至连看都不看,直接说:"没有大明星,没有知名导演,谁会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星的积蓄越来越少。公司的房租、生活费、偶尔的社交开销,每一笔都让他的银行账户越发干瘪。他开始接一些小的广告策划案子来维持生计,但内心深处那团关于电影的火焰从未熄灭。

深夜时分,当城市的喧嚣归于宁静,刘星总是会重新打开那个剧本文件,一遍遍地修改、完善。他相信,只要足够努力,总会有机会的。就像剧本里的主人公一样,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相信光明终会到来。

第二章 意外的机会

转机出现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三下午。

刘星的大学同窗好友李明华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久违的兴奋:"星子,我可能为你找到机会了!"

李明华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人脉广泛,这些年来一直在帮刘星留意投资机会。电话里,他详细说起了一家名为"北京"的公司。

"这家公司就在帝都,专门做影视投资的,我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刚从那里拿到了五百万的投资,拍了一部网络电影,据说效果不错。"李明华的声音透着真诚,"我把你的情况跟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们表示有兴趣了解你的项目。"

刘星的心跳瞬间加速。这么多年来,他听过太多类似的"好消息",但最终都石沉大海。但这一次,他感觉到了不同。也许是李明华语气中的确定,也许是他内心对梦想的执着,总之,他选择相信这一次会有所不同。

"真的吗?他们什么时候有时间见面?"刘星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