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境里的火种
2077年深冬,上海郊区一座由旧仓库改造的实验室里,暖气管道发出嘶嘶的轰鸣,与计算机风扇的低鸣交织成一片。苏墨裹紧身上的深灰色连帽衫,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屏幕上跳动的曲线像心电图般牵扯着他的神经——这是第37次模拟胚胎着床实验,免疫微环境参数又出问题了。
"苏总,林医生又在实验室哭了。"实习生小周探头进来,声音里带着同情,"周工说她为了调整T细胞活性参数,已经在培养舱前守了三天三夜。"
苏墨放下平板,推开实验室的玻璃门。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林浅正蹲在模拟子宫舱前,白大褂膝盖处沾着淡蓝色的培养液,头发松松地挽着,几缕碎发黏在汗湿的脸颊上。她面前的监控屏上,红色警报疯狂闪烁:"免疫排斥反应等级:高危"。
"又失败了?"苏墨的声音放得很轻。
林浅抬头,眼眶通红:"胚胎在第14天停止发育了。我们明明模拟了母体的MHC分子,可免疫细胞还是......"她突然抓住苏墨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他肉里,"你知道那些来求助的人吗?上周有个妈妈跪在我们门口,她的子宫因为腺肌症切除了,她说她梦见孩子在肚子里踢她,可医生说那只是神经幻觉......"
苏墨喉结动了动。三个月前,他们在生殖医院做调研时,那个穿着病号服的女人就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怀里抱着一个褪色的布娃娃。护士说她已经等了五年,每次试管婴儿失败后,就把布娃娃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说"等宝宝回来了,要穿新衣服"。
"再试一次。"苏墨蹲下来,目光落在培养舱里的模拟羊水上,"把T细胞活性参数降低0.3,同时增加IL-10的分泌频率。上次动物实验时,恒河猴的免疫系统对类似参数有反应。"
林浅愣住:"这和人体免疫机制差异很大......"
"但恒河猴的子宫环境里,IL-10的峰值出现在着床后第7天,和我们的模拟数据吻合。"苏墨调出恒河猴的实验报告,"有时候,跨物种的进化智慧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
三天后凌晨两点,实验室的警报声突然变成清脆的蜂鸣。林浅盯着监控屏,手都在发抖——淡粉色的模拟胚胎正附着在仿生子宫内膜上,绒毛膜表面渗出细密的血丝,那是真实的血管生成信号。
"成功了!"陈默扛着一箱能量饮料冲进来,运动鞋在地上踩出啪嗒啪嗒的水渍,"周工说算法团队熬了整宿,把免疫调节模型重写了三版!"
苏墨看向培养舱,模拟羊水里的胚胎正在轻轻蠕动。这一刻,他想起三年前在硅谷参加科技峰会,台下有人举着"科技摧毁人性"的牌子抗议。可此刻,他摸着仿生子宫舱温热的硅胶外壁,突然明白:真正的科技,从来不是摧毁人性,而是让人性有更多机会绽放。
"苏总,赵天铭又向监管部门施压了。"林浅拿着平板电脑走进办公室,屏幕上是一则新闻推送,"他说我们的技术'违背自然法则',要求暂停所有临床试验。"
苏墨接过平板,眉头紧锁。生物未来集团董事长赵天铭一直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孕育者计划"最坚定的反对者。三个月前,当苏墨团队首次公布模拟子宫技术时,赵天铭曾在行业会议上公开嘲讽:"用机器孕育生命?这是对上帝的亵渎,也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