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指针归位的瞬间,整个浑仪模型内部发出一阵低沉的共鸣!并非机括声,更像某种能量的流动!紧接着,天元中心那块不起眼的水晶凹槽,竟缓缓亮起一点极其微弱、却异常凝聚的米粒之光!
陈山屏住呼吸,下意识地拨动了窥衡。
那点米粒之光,透过窥衡上的精密刻度缝隙,竟然投射出一片清晰的、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星图**!光斑打在陈山事先铺在桌面的北平旧地图上,随着窥衡的移动,星图也随之旋转、定位!
陈山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移动窥衡,调整角度。星图的光斑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掠过北平…掠过黄河…最终,所有光斑的延长线,在南方一个点上交汇、聚焦,形成一个异常明亮的光斑!
光斑落点清晰无比:**南京。中华门。藏兵洞**。
浑仪静静地立在桌上,水晶投射的光斑如同一个沉默的坐标。陈山盯着地图上那个刺眼的光点,心脏狂跳。工部侍郎的空棺,三百六十五枚玄铁零件,指向的竟然是南京城墙上一处藏兵洞?那里有什么?机会就在眼前,但直觉告诉他,这光指向的,绝非坦途。
**第三章:城砖密码**
南京,中华门瓮城。月光惨白,照着古老城墙巨大的阴影。陈山和搭档“泥鳅李”缩在藏兵洞入口的阴影里,像两只贴在石壁上的壁虎。寒风卷着尘土,钻进衣领。
“山哥,这他娘大海捞针啊!”泥鳅李压低声音,带着颤。眼前是幽深的藏兵洞通道,两侧墙壁层层叠叠,砌满了无数块一模一样的青灰色城砖。每块砖都沉默着,刻着蝇头小字。
陈山没说话,摊开一张用铅笔仔细描摹的星图定位纸。光斑聚焦点就在这洞内深处某一段。他手指点向纸上标注的方位:“东壁,第七券顶下,第三层,自南向北数…四十九块。” 这是浑仪星图反复校准的结果。
两人像幽灵般滑入洞内。空气冰冷潮湿,带着浓重的土腥和陈年硝烟味。陈山的手电光柱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黑暗,扫过层层砖墙。每块砖上都刻着字,模糊但可辨:**“南昌府提调官张”、“袁州府烧造匠王五”**… 这是明代“物勒工名”的铁证,此刻却成了寻找特定目标的障碍。
找到了!第七券顶下,第三层。陈山的手指停在自南向北数的第四十九块城砖上。手电光聚焦处,砖面刻着的字迹让他瞳孔一缩:
**“监造太监:郑”**
“郑”字后面似乎还有笔画,但被磨损了。郑!郑和?!
就是它!
泥鳅李兴奋地凑过来,从工具袋里掏出小巧的凿子和短柄锤,迫不及待地就要动手。“慢!”陈山一把抓住他手腕,眼神锐利如鹰。他抽出匕首,用刀尖极其小心地刮掉砖缝边缘覆盖的厚厚积尘。砖缝里填充的不是普通的泥灰,而是一种颜色更深、质地异常细腻紧实的灰白色物质。
**糯米灰浆!** 明代皇家建筑的顶级粘合剂,比石头还硬,防水防腐。陈山的心沉了下去。这东西本身就难对付,更麻烦的是,秘卷记载,有些关键处的糯米灰浆里会掺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