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全息车间蓝图:钢铁巨兽的虚拟重生

车间里那熟悉的、震得人脚底板发麻的轰鸣声,死了。静得吓人,静得让人心慌。一抬头,嚯!车间正中央悬着个流光溢彩的大玩意儿,像块巨大的、冰冷的宝石,把整个空间都映得蓝幽幽的——那玩意儿叫全息蓝图。小李,那个顶着一头精心抓过发胶的年轻工程师,手指头在半空里划拉来划拉去,跟弹钢琴似的,嘴里的话却像刀子:“芳姐,瞅瞅,这才叫未来!效率嗖嗖往上蹿300%,工伤?误差?不存在的!你们那些…”他眼风扫过陈芳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还有她身后那群攥着衣角、大气不敢出的老姐妹,顿了下,把“老古董”仨字咽回去,换了个词儿,“…宝贵的经验嘛,以后就存在数据库里当个念想喽。”那投影的光刺得陈芳眯起了眼,皱纹更深了。空气里一股子新电子设备的塑料味儿,又冷又硬,把她们闻了半辈子的机油香和棉絮的暖乎气儿全盖住了。这“未来”,闻着咋这么呛人呢?这冷冰冰的“未来”劈头盖脸砸下来,咱这些老骨头,真就只剩当“数据标本”的份儿了吗?

(二)VR眼镜里的晕眩:数字洪流中的溺水者

那VR头盔死沉死沉,扣脑袋上跟顶了块砖似的,压得陈芳脖子生疼。眼前猛地一黑,再亮起来时,人就像被扔进了一片冰窟窿。哪儿还有熟悉的、沾着油污的机器?满眼都是乱窜的、鬼火似的数字和线条!耳朵里炸开小李那不带人味儿的电子音:“左移!3。2度!精确点!提速15%!跟上!”陈芳那双巧手,在车间里闭着眼都能给纱线接头,可在这虚头巴脑的地方,笨得像刚出壳的小鸡崽儿。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恶心得她一把扯下头盔,眼前金星乱冒,扶着旁边冰凉的机器才没栽倒,汗珠子顺着太阳穴往下淌。“哎哟喂,芳姐,您这‘晕VR’的富贵病还没好呐?”旁边的小年轻技术员抱着胳膊乐,“这毛病不治好,元宇宙的大门您可摸不着边儿喽!”现实和虚幻两股劲儿在她身子里猛扯,骨头缝里都透着酸。这双摸了几十年棉线、养活了一家老小的手,到了那花里胡哨的虚拟地界,咋就变得跟木头橛子似的?

(三)断指老师的虚拟手:血肉铸就的警示碑

车间大门口,悬着块瘆人的大屏幕,血呼啦的颜色。上面一行行班组名儿跟赛跑似的,数字蹦跶得欢。陈芳她们组的名儿,死死钉在最后一位,后头跟着个血淋淋的负号,数字还在不停变大,像张开的血盆大口。小李那激光笔的红点,不偏不倚戳在那刺眼的红名上,声音不高,却像小鞭子抽在每个人脸上:“芳姐,您瞅瞅,又是垫底!咱们这虚拟车间的效率,都快被你们拖进泥坑里喽!”他嘴角那点笑,凉飕飕的。陈芳没搭理他,眼珠子死死盯着控制台犄角旮旯——那儿躺着个落满灰的玩意儿,惨白惨白,是个硅胶做的断指模型。二十年前,她师傅李秀兰,为了抢修那发了疯的罗拉,三根手指头眨眼就没了!厂里当年就给发了这么个冰凉的东西,说是“表彰”。这断指,是老一辈女工用血写下的保命符,如今在这堆数字跟前,倒成了“绊脚石”?咱流血流汗换来的教训,在那些跳得欢的数字眼里,真就连个屁都不算吗?

(四)数据看板的羞辱:厕所隔间里的战前密谋

女厕所那味儿,混杂着消毒水和绝望。陈芳后背死死抵着冰凉的门板,外头小李训话的声儿和那屏幕渗进来的红光,像针一样扎人。隔间里,压抑的吸鼻子声儿断断续续。“芳姐…我真扛不住了,”王大姐的声音抖得不成样,“那劳什子虚拟手套,戴着比手铐还沉…”“他们说我那些小动作是‘冗余’!狗屁冗余!那都是保命的招儿啊!”刘姨带着哭腔低吼。陈芳摸出兜里那个冰冷的断指模型,一把塞进王大姐汗津津的手里。“摸着!”她嗓子哑得像砂纸磨过,却透着一股狠劲儿,“这是李师傅拿命换的!他们懂个屁!他们眼里只有屏幕上蹦跶的数字,那数字底下垫着的,是咱的命!”那冰凉硬实的触感,像道闪电劈进王大姐手心。隔间里的啜泣声,慢慢没了。一股子被逼到墙角、豁出去的狠劲儿,在污浊的空气里弥漫开。躲在这臭烘烘的厕所里哭,咱这半辈子,就值当个被数字踩在脚底的可怜虫?

(五)故障艺术起义:代码荆棘中的野性绽放

“刺啦——!”一声裂帛似的巨响,把虚拟车间那虚假的宁静撕了个粉碎!陈芳压根没管系统让她去碰那虚拟纺锤的指令,她眼珠子通红,瞅准了虚拟空间里一股代表“错误操作”的、乱窜的蓝色数据流,两只手跟铁钳似的,猛地抓住,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一撕!“呜——!!!”整个虚拟空间像挨了一记重拳,疯狂抖动,刺耳的警报声炸得人脑仁疼!现实车间里,小李眼瞅着屏幕上代表陈芳组的操作线,“噌”一下从温顺的蓝色变成了狂躁刺目的血红色,像条发疯的毒蛇,在冰冷的数据海里横冲直撞!“疯了!你们他妈的想毁了系统吗?!”小李脸都白了,失声尖叫。现实车间里,女工们看着陈芳在VR里“发狂”,先是一愣,随即炸开了锅:“撕得好!芳姐!”吼声震天!她们纷纷抄起头盔扣上,去他妈的“标准动作”!把那些被系统判定为“没用”的、却是她们几十年用命换来的小动作,做得要多夸张有多夸张!眨眼间,虚拟车间就被五颜六色、张牙舞爪的“错误”数据流淹没了,活像一场盛大又混乱的狂欢!那套冷冰冰的“完美”规矩,被这群“老古董”用最原始的法子,砸了个稀巴烂!系统说咱的经验是垃圾?好!咱就用最扎眼的“垃圾”,给它堆座坟!你敢不敢?

(六)数字孪生姐妹花:棉线与代码的共生之舞

虚拟空间里警报还在鬼哭狼嚎,可在那片狂野的“故障”风暴眼儿里,邪门儿地静了一小块。陈芳喘着粗气,汗珠子顺着下巴颏往下滴,死盯着眼前——刚才被她撕开的数据流里,歪歪扭扭地拼出个人形光影,像个喝醉了的影子,笨拙地模仿着她,动作一顿一顿,活像卡壳的破机器。“蠢东西!”陈芳啐了一口,心一横,不再跟它较劲。她下意识做了个熟得不能再熟的动作——虚拟的手指头,像捏着真针真线,灵巧地穿过一片代表纱线的、流动的光带,指尖翻飞,打了个结实又漂亮的结。那扭曲的光影子顿住了,歪着脑袋,竟然也慢吞吞、别别扭扭地跟着学起来。嘿!怪了,它那卡顿的动作,竟然顺溜了那么一丝丝!现实车间里,女工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屏幕上,陈芳组那条狂野的血红数据线,不再只是瞎撞,它开始跟系统那冰冷的蓝色数据线,笨拙地、试探性地缠绕、扭结在一起,最后竟混出一种怪异的、透着股生机的紫!小李的激光笔“啪嗒”掉地上,嘴张得能塞个鸡蛋。这…这哪是崩溃?这看着…咋像俩死对头在…在…在搭伙过日子?眼瞅着那个处处看咱不顺眼的“数字影子”,开始学咱保命的姿势,你心里头,是觉得可笑,还是…有那么一丁点说不清的滋味?

(七)棉布上的区块链:实体经纬的逆袭密码

“就…就这?”小李捏着陈芳递过来的一块深蓝色棉布,布料厚实柔软,带着点磨砂感,他撇撇嘴,满脸的不信,“芳姐,您该不会指望着靠讲故事、卖情怀,就能让这老掉牙的车间起死回生吧?元宇宙的订单,那才是真金白银!”陈芳眼皮都没抬,直接抓过旁边技术员手里的扫码枪,“嘀”一声,对准了布料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图案——用同色线绣的,复杂得跟迷宫似的。旁边的大屏幕“唰”地亮了!跳出来的不是枯燥的生产数据,而是一段段鲜活得烫人的影像:陈芳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真实机器上翻飞,快得像捕食的鹰;王大姐眯着眼在布面上“扫描”,一个线头都别想逃;甚至还有李秀兰师傅当年那惊心动魄、血肉模糊的瞬间回放…影像底下,清清楚楚标着:谁干的活儿、干了多久、还有她们用血换来的“安全手位”经验码!一个独一无二的区块链ID,在旁边温润地亮着。“李总,”陈芳转头,看向闻声赶来、一脸震惊的集团副总,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砸进水里,“您说,那些顶讲究的客人,他们花大价钱买的‘独一无二’,是要虚拟世界里点一下就能复制一亿份的‘完美数据’呢?还是要这块——带着咱们老姐妹手心里的汗、带着人命换来的教训、带着这世上独一份‘魂儿’的布?”要是让你选,一块带着人味儿、带着伤疤、带着滚烫故事的布,和一堆完美无瑕但冷冰冰的代码,你捂心口问问自己,哪个更金贵?

(八)实体厂牌的逆袭:从废墟中升起的星辰

集团那面巨大的订单显示屏上,一条沉寂了不知多久的线,代表“芳华实体定制”的那条线,跟抽了疯似的,猛地一蹿!那是一条红得刺眼、红得发烫的线,像条苏醒的怒龙,以一股子要捅破天的架势,呼啸着往上冲,瞬间就把代表“虚拟车间完美品”那条冷冰冰的蓝线,碾得渣都不剩!屏幕上虚拟车间那些漂亮的数据模型,在这条代表真实世界渴望的红龙面前,脆得跟层窗户纸似的。副总办公室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小李盯着那条还在疯狂上蹿的红线,脸白得像刷了层浆糊,嘴唇哆嗦着,什么“效率”、“未来”的漂亮话,一个字儿也蹦不出来了。门“哐当”一声被推开,陈芳打头走进来,身后跟着一群老姐妹,工装洗得发白,头发丝儿里还沾着棉絮,可那腰杆子挺得笔直,眼神亮得灼人。副总“腾”地站起来,脸上挤出这辈子最热情、甚至有点巴结的笑:“哎哟芳姐!快请坐快请坐!你们那‘带魂儿的布’…了不得啊!欧洲那边顶级的牌子,刚砸下天价订单!点名就要带‘安全手位编码’的!”他搓着手,有点讪讪,“元宇宙那边…还得辛苦芳姐,带着您这帮老姐妹…多指点指点…”陈芳没接话,目光越过他那张堆笑的脸,投向窗外。阳光下,她们的老车间轰鸣着,那声音听着不再像吃人的怪兽,倒像是她们亲手夺回来的战鼓。眼瞅着当初恨不得把咱扫地出门的人,现在捧着真金白银来求咱的“伤疤”,这滋味,是甜?是涩?还是他娘的哭笑不得?

(九)经纬线里的尊严:血肉之躯铸就不朽锚点

雪花似的订单把老车间塞得满满当当,机器的轰鸣声里,混进了一种新鲜又别扭的声音——几个小年轻技术员,戴着那唬人的VR眼镜,亦步亦趋地跟在王大姐、刘姨屁股后头,脸上臊得通红,哪还有半点当初“指导老师”的威风劲儿?“王…王师傅,”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结结巴巴,指着王大姐刚做完的一个动作,“您刚才那个…那个‘甩手避让’…在VR里,我们…我们死活模拟不出您那股子…那股子顺溜劲儿啊?”王大姐停下手里的活儿,抄起旁边一个冰冷的金属疙瘩(模拟那要命的罗拉),布满老茧的手腕子一抖、一甩、再猛地一收!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小子,看清楚喽!”她嗓门洪亮,带着点粗粝的得意,“就这零点几秒的工夫!当年老娘要是慢这么一丁点儿,这根手指头就得喂机器!机器?它懂个屁的‘顺溜’!它只知道撞上了得停机!咱这动作,是拿血喂出来的‘护身符’!你们那虚拟世界,能喂出血来吗?”小年轻们你看我我看你,再瞅瞅女工们在真机器前那些行云流水、处处透着预警和机灵的“小动作”,头一回真真切切地明白了:那些被系统判定为“没用”的弯弯绕绕里,裹着的是多么沉甸甸的命,和多么硬邦邦的尊严。那些高高在上的代码,第一次在这群满身机油味、满手老茧的女人面前,低下了它那昂贵的头颅。当你豁出命去换来的那点保命本事,成了后来人眼里值得学的真功夫,当年断指剜心那痛,是不是…也能咂摸出点别的味儿了?

(十)星尘织机:深空中的经纬回响

三年后一个普通的早晨,江畔市被一条新闻炸开了锅。电视画面切到月球基地,宁静海边上盖起个亮晶晶的大罩子。罩子外头是黑漆漆的宇宙和蓝白的地球,罩子里头,几台精巧的纺织机在几乎没重力的地方安静地转着,纺锤拉着亮晶晶的月面纤维,像在跳舞。穿着宇航服的人影儿,在柔光里忙活着。镜头猛地推近,特写给到一块刚织好的布,闪着月亮似的温润光泽。布角上,清清楚楚烙着一个小小的、复杂得眼熟的几何图案——深蓝色的!新闻主播的声音带着点激动:“…‘广寒宫’月球基地首座零重力纺织厂正式投产!其核心安全操作规范,完全移植自地球‘芳华工坊’独创的、基于老一代纺织女工血肉经验的‘实体区块链’编码体系,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人员操作万无一失…”地球,江畔市。退休的陈芳坐在老车间接待室里,布满老年斑的手,颤巍巍地抚摸着电视屏幕上那个小小的图案。三十八万公里啊!隔了这么远,那图案却像刻在她心里一样熟。浑浊的老泪,悄没声儿地滚过她脸上沟壑般的皱纹,“啪嗒”,滴在桌上那块珍藏的、边角都磨得起毛的深蓝色棉布上。布角上那个一模一样的编码,仿佛在微微发烫。刺耳的警报声早成了历史,那截断指模型也躺进了纪念馆的玻璃罩子。现在,只有窗外老车间里机器沉稳的轰鸣,像大地的心跳,一声声,应和着三十八万公里外,那片寂静星空里,无声流淌的经纬线。你低头看看自己手上那些洗不掉的茧子、抹不平的旧疤,再抬头想想,它们或许正默默守护着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某个陌生人…这念头,有没有让你心头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