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香简直不敢相信,从来在家分饭的都是她,还有人骑到她的头上来了,这人还是她的孙女,脸色顿时绿了,恶狠狠道:
“反了天了,家里哪里轮得到你,你长本事了。”她又看向小儿子和小儿媳:“你看看你教的好闺女,整天就好吃懒做,哪有好婆娘敢要。”
苏婉婉理直气壮道:“我这不是跟奶学的,奶教得好。”
杨桂香气得用手指着孙女:“看看,还顶起嘴来了,必须狠狠打一顿才行。”
苏婉婉又继续道:“我奶是从小就这样教我们,我也没做错啊,奶教的好。”
金花一看盆里,一块鸡肉都没有,心里的火气一下来了:
“二弟,弟妹,你也不看看你教养的好闺女,哪家闺女这么没教养的,又没文化,都快19岁的人了,工作工作找不到,工分工分挣不到,就是在家吃白饭的,你们也不好好教育教育,早点找婆家得了。”
苏建伟跟着附和:“就是,这丫头就该打一顿,眼里还有没有长辈了。”
杨桂香眼珠一转:“这丫头在家吃白饭可不行,正好我手上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是城里人,你大姑厂里的主任儿子,正好可以把婉婉嫁过去,这是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让那家里人来提亲,人家给的彩礼可是村里头一份一千块整呢。”
苏建军和和芬同时蹙眉。
苏婉婉突然就是想起书里的剧情,书里这个时间刚好她和马志明的婚事定下来。
她这位‘好奶奶’还特意过来跟她说,大姑厂里的主任的儿子是有钱人,嫁过去就能享福。
书里苏建军后来还特意了解过那个人,就是傻子。
苏婉婉嘴角微扬,笑容不达眼底:“奶,你说这彩礼最后给谁好?”
杨桂香仿佛就看到了1000块已经在她手上,笑着道:“那当然是给我啊,我可是一家之主。”
苏婉婉目光森然,眼神像刀锋般锐利望向杨桂香:“奶,是想把我卖给傻子做媳妇不成。”
杨桂香猛然间看向孙女。
苏婉婉又看向苏建军:“爹,你知道那主任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吗?傻子一个,还有暴力倾向,奶这是想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苏恒捏紧的拳头,真没想到这些人心能狠到这个地步。
杨桂香狐疑看了苏婉婉一眼,这丫头是怎么知道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反应迟钝点,哪里是你说的那样。”
闺女就是苏建军的底线,从来没在家人面前红脸的他,顿时火冒三丈。
他眉眼溢满的怒气,扫视他们一眼,大手狠狠在一拍桌子,桌子上的鸡汤顿时溅了出来。
金花瞬间被二弟这气场吓住。
苏建伟也是浑身一颤。
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大队长,周身散发的气场不容小视。
他们可从来没见建军红过脸,这发起火来,简直...太可怕。
苏建军压着怒气朝着爹娘道:“我闺女还小,没到22岁我们都不嫁人,我闺女的事情,你们少插手,娘说的杨主任的儿子,我会好好查查,但凡要要把我闺女往火坑里推的人,我肯定是不放过的,就算天王老子来了,我都得收拾他。”
杨桂香心里一咯噔,她没一向好拿捏的人,竟然这么大的火气,不就个丫头片子。
难不成真的还要收拾他们,他们可是这小子的爹娘。
苏建军又看向金花和大哥道:“你们算什么东西,以前你们说我,我都忍了,闺女就是我的底线,还用不着你们来说三道四。”
“我家闺女哪里有说错一句,娘从小不就是这样教的,而且从小我闺女是吃你家的了?还是用你家的了?至于你们一大家人可没少吃我家的。”
金花顿时吓得不敢吱声。
苏建伟扭曲着一张脸,恶狠狠的瞪着苏建军:“我是她大伯,我还说不得了,建军你不要忘了我可是为了你伤了身子。”
金花闻言,他家男人就是为了他伤了身子,害她这些年跟守活寡没两人,每次都要给他男人喂哪个啥药才行。
她顿时挺直了腰杆:“就是,我们说晚辈几句还不行。 ”
苏建军情绪翻涌得厉害,风雨欲来。
杨桂香和老爷子也从来没见小儿子这样。
他们两老也是第一次见。
杨桂香为了缓解这样的气氛,顿时在金花脸上扇了一巴掌:“都怪你这个搅家精,好好吃一顿饭都被你这样影响了。”
金花顿时眼泪直流,委屈的看向丈夫,不敢再说一句。
老爷子道:“吃饭,吃饭,孙女这样做也没错,挺好。”
一顿饭在这样的气氛中吃完。
爷奶临走前,在每个房间巡视了一遍,又把厨房里的粮食背在身上,一手里还抱着菜园里的青菜:“儿子,这些我就背回家了,下次你多买点回来。”
苏建军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也是最后一次了,明天他就要再家里重新挖个地窖出来。
苏恒和苏婉婉两人对视一眼后,跟在爷奶身后走了出去。
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没电视看,夏天天气热,大家都会拿着蒲扇坐在大槐树底下唠嗑纳凉。
这会也聚集很多的村民。
当爷奶走到大槐树下时,苏恒跑上前,拉着爷爷道:“爷,你就给我们留下点吃的, 不然明天我们肯定要饿肚子。”
爷爷苏冒顿时沉下了脸,一看这孩子就是故意的,当着这么多人前说。
以前这孩子也不这样啊。
这时树下的村民顿时是八卦起来。
苏冒故意语气和善道:“这是你爹,给我养老的粮食,明天你爹就买回来了,不会饿肚子的。”
“可是早上我爹也买不回来啊,早上还不是得饿肚子,我能去爷爷那里吃吗?”苏恒道。
苏冒见周围都看着他们,语气肯定道:“可以啊,早上你来爷这里吃,肯定是不让你饿肚子的。”
苏恒呲着大白牙,笑着道:“真的?爷你太好了,真的是我好爷爷。”
苏冒听得飘飘然,嘴巴一翘:“真的,那是,饿了就来爷爷吃。”两老这才背着粮食回去。
路上老太杨桂香边走边骂建军一家人:“以前就不应该分家的,就要让他们在家里当牛做马的。”
这里大槐树底下的人好奇的问苏恒到底怎么回事。
苏恒犹犹豫豫把这些年爷奶家隔三差五的去他们家拿粮食,每月的赡养费又是多少,说了出来。
小到喝水茶缸,碗、瓢、大到一整袋粮食,棉被等。
这时住在苏家的邻居刘婶道:“你们有的人住的远,我可是三天两头来看见两老来大队长家搬东西,真没想每月还有5块啊。”
村里的人顿时议论了起来,有很多是都是知道点什么的,你一句的,他一句的,聊得热火朝天。
苏婉婉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见事情也差不多了,两人相视一眼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