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第一章:完美的数据,破碎的生命

凌晨三点的医生办公室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消毒水的刺鼻、咖啡的焦苦与纸张的霉味交织在一起,像极了林晚此刻的心情。她的指尖在键盘上悬了许久,指腹因长时间用力而泛白,眼前的电脑屏幕上,那组关于 “新型生物支架治疗复杂冠心病” 课题的术后随访数据正散发着诡异的光芒。

林晚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镜片后的目光布满血丝。连续加班三天,她的大脑像一团被水泡过的棉花,沉重且混沌。但当视线落在第 17 号病例的数据上时,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脊背,让她混沌的意识骤然清醒。

这组数据她已经核对了七遍,每一次核对,都让她心头的不安加重一分。新型生物支架植入后的冠脉血流速度稳定在 120cm/s,连续两周的误差不超过 0.5%。这样的数据完美得不像话,就像用精密仪器刻出来的一样,可在临床实践中,这根本不可能实现。心脏的跳动受太多因素影响,患者的情绪、饮食、甚至窗外的风雨,都可能让血流速度产生微小的波动。

她猛地拉开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一叠泛黄的病历复印件,边缘已经起了毛边。这是她的习惯,对于那些有疑问的病例,她总会悄悄复印一份留存。手指在病历堆里翻找,很快便抽出了赵建国的那一份。

67 岁的赵建国,是三个月前在陈志远主刀下完成支架植入术的复杂冠心病患者。病历最后一页的出院小结上,陈志远的签名龙飞凤舞,“手术成功,愈后良好” 几个字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可林晚清楚地记得,上周在医院停车场,她偶遇赵建国的儿子时,那个中年男人通红的眼眶和压抑的哽咽。

“林医生,我爸走得太突然了。” 赵建国的儿子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和悲伤,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巾,胡乱擦了擦眼角,“凌晨三点,他突然喊胸口疼,我们赶紧送他来医院,可到这儿的时候,人已经凉了…… 陈院长说我爸年纪大了,基础病多,这是正常现象,可他术前还能每天下楼遛弯呢。”

男人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林晚的目光落在病历上赵建国的照片上。照片里的老人穿着蓝白条纹的病号服,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清澈,完全不像一个重病缠身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在术后不到三个月,就因 “突发心衰” 离世了。

林晚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手术视频存档。播放器缓冲的瞬间,办公室里只剩下电脑主机轻微的嗡鸣。画面跳转,手术室的灯光刺眼明亮,陈志远穿着绿色手术服,戴着放大镜的眼睛专注地盯着显示屏,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被旁边的护士及时擦去。

“陈院,这新型支架的支撑力果然比传统的好。” 王浩递器械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谄媚,他的眼睛不时瞟向陈志远,像在等待主人的夸奖。

手术记录显示全程无并发症,但林晚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第 47 分钟时,陈志远的手突然停顿了两秒,虽然时间很短,却被林晚敏锐地捕捉到了。镜头外传来他低沉的一句什么,声音模糊不清,紧接着王浩迅速调整了器械角度,画面里的操作节奏明显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