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准!

太准了!

汤和差点蹦起来。

不但测出他的出生,还测出他的生涯。

更点明了他童年遇到的贵人!

还说那贵人姓朱!

这几乎是明示了!!

而汤和身后。

李善长和朱元璋也震惊不已。

李善长看着帘子的眼神,瞬间多了敬畏,心里却涌起无限担忧。

虽然知道胡惟庸会比他先死,但胡惟庸死时会不会拖累他。

将来对他有何影响。

林霄都没说清楚。

这让他十分不安啊!

而朱元璋,却觉得这事儿太诡异了。

世界上真有能占卜的高手?!!

那些神话里的仙鬼。

难道全是真实的?!

朱元璋觉得自己像重新审视世界一样。

他征战半辈子。

啥大场面没见过。

早就不信神鬼。

但面对瞬间道出汤和来历的林霄。

他的三观都开始崩塌了!

“卦已经测完,客人有啥不满意的吗?”

林霄忽然问。

“没有。”

汤和摇头。

“那请下一位。”

汤和立刻起身,退到白线外。

“圣,老爷。”

汤和刚开口。

朱元璋就挥手让他闭嘴,然后大步跨过白线,走到小凳前坐下。

而在朱元璋靠近时,林霄差点就从椅子上弹起来了。

他原本以为,就算第三个人也是和李善长、汤和一伙的。

那顶多是皇帝的亲信或高官。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没想到的是。

这第三人头顶的贵气红得发紫。

而且是纯紫色!

还紫得发黑!

同时,一条九爪金龙,在这紫气中猛地盘旋腾飞。

这明显是真龙天子的气运!

一看到这景象。

林霄就知道第三个人是谁了。

“……。”

林霄通过帘子的细缝,偷偷观察对面的朱元璋。

这朱元璋坐得笔直,气场强大。

眉目间英武之气四射。

绝对是帝王之姿!

“咳咳,尊贵的客人,想测什么?”

林霄得严肃点了。

毕竟对面这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在大明王朝,地位无人能及。

朱元璋想了会儿,突然说:“你啥都能测出来吗?”

“运气、仕途、姻缘我都能测。”

“你只给人测吗?”

朱元璋怀疑地问。

“我还懂风水气运的勘测。”

“那行!那你帮我测测大明的国家气运!!”

林霄掌握的望气之术。

不但能看个人身上的气场,也能勘察风水格局。

但林霄没想到,朱元璋居然要他测国运。

这该怎么测?!

要知道,即便林霄能探查风水。

但风水还会因地形变化、海陆变迁而产生各种转变。

更何况一个国家的命运。

不过,这难不倒从21世纪穿越而来、读过无数历史资料的林霄。

可林霄还是不想碰这个话题。

在朱元璋面前聊大明国运。

如果只说好听的,那就是赤裸裸的马屁。

如果实话实说,明朝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寿命,朱元璋要是发飙,那小命还想不想要了?

“咳咳,客人,我只测三年内的事,时间太长的测不准。”

“没关系,你就测测看,我听听而已,真假无所谓。”

朱元璋死缠烂打。

“……这事儿真不好测。”

“我让你测你就测!”

这下是真得硬上啊。

林霄轻轻叹了口气。

然后,他干脆豁出去了。

皇帝又如何?

被逼到这地步,林霄也不怕他了。

你不是要我测吗?

好,今天我就给你好好测一测!

“客人,大明的国家命运怎么样,不管我怎么测,都不准,因为这全看你自己!”

听到这,朱元璋全身一震。

他身后的汤和与李善长,脸色都变得异常复杂。

他们明白。

朱元璋的身份已经被林霄识破了!

能决定大明命运的。

只有那位真龙天子!

但让他们震惊的是,就算知道朱元璋是谁,林霄的语气还是那么从容不迫。

完全没有卑躬屈膝的味道。

更没有老百姓见到皇帝时跪拜的举动!

“啥意思?!”

朱元璋对大明国家的命运十分在意。

毕竟这是他亲手打下的天下。

他也没在意林霄对他恭敬与否,急切地追问。

“一个王朝的命运长短,跟开国皇帝有很大关联。”

“开国皇帝制定的各种政策,会深刻影响国家的走向和发展轨迹。”

“比如汉朝,汉高祖继承秦朝的制度,以郡县制为主,还加上军功奖励,虽然中间有王莽篡位,但还是延续了四百多年国运,即便到王朝末期,百姓依然心向汉室!”

“再如唐朝,唐太宗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大力推广科举考试,但后代子孙不争气,搞出军阀割据的乱局,导致唐朝只维持了二百八十九年。”

“宋朝呢,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用文官控制武将,虽然军事力量较弱,但宋朝还是撑了三百多年。”

“大明未来的国家命运如何?”

“当然跟你制定的那些政策息息相关。”

林霄就这样解释着。

一个帝国的起落,总和创始君主的策略挂钩紧密。

毕竟,首位皇帝握有的权力和声望,后代主子们根本比不上。

何况开国元首的实力,通常经过无数磨砺,从战场尸堆里爬出来的那种。

一般来说,比后续帝王牛逼多了。

当然,像刘邦和刘彻那样,子孙超过先人的情况,属于罕见例外。

关键在于,天下没完美的规章,总有空子可钻,开国主子定的那些规矩,很容易养出一批既得利益群体。

这些获利者会死死捍卫旧有体系。

祖先规矩不能改!

这简直是完美借口啊!!

林霄直截了当地指明了这点。

朱元璋双眼瞪得溜圆。

他原本出身农家。

幼年没上过学堂,不过后来自修过知识。

历史上各朝的开国君主,他也了解一些。

但以前他没深挖过。

每个王朝的灭亡,按照身边那些文官的说法,都是因为昏庸君王接连出现,疯狂搜刮,残酷无道之类的。

而在他的认知里,国家败落就是因为腐败官员太多,土豪劣绅欺压民众太狠!

老百姓被迫起义!

而现在,他忽然醒悟过来。

林霄讲的才是真相啊!

历史上各朝的寿命,确实和创始皇帝的政策息息相关!

“……那你觉得,现在大明的治理状况怎样?能让大明维持多久?”

朱元璋有点慌张了。

此刻他像私塾里的学生,交了答卷等着先生评分。

还盼着能得高分!

“呵呵。”

然而,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

帘子后面传来一声轻快的笑。

“你,你笑啥?”

朱元璋超震惊。

“贵人,你知道吗,自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以来,汉、唐、宋这些王朝,最长的也就四百年,而且西汉、北宋中间还崩盘过。”

“其实细算,每个统一帝国,基本就一两百年命。”

“但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哪个不是顶级人才?”

“贵人,你认为这些牛人设计的体制,会比你搞的差劲?”

“就连那位万古第一帝秦始皇的秦朝,也只传了两代就玩完!”

林霄忽然有点感叹。

秦始皇论军事成就。

以一国之力灭掉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国土扩张超六倍!

论内政贡献。

统一文字、轨道、度量衡、货币,完成民族融合的伟大工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么猛的家伙打造的王朝,却只撑了十五年。

林霄不由得叹息。

“这一两百年的国运,汉唐宋都没跳脱,贵人你有把握让大明突破这个圈子吗?”

“贵人心知肚明,大明要是能像汉朝和宋朝那样,中途崩一次,然后以东汉或南宋形式再续个一两百年,已经算超棒结局了。”

林霄就这样说。

历史上,明朝连这种结局都没捞到。

南宋好歹有岳飞撑腰。

南明唯一能战的李定国,只能在四川独守,比岳飞差远了。

听完这些,朱元璋如遭电击,身子晃了晃。

没错!

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

哪个不是从血战中崛起的帝王?!

哪个本事不突出?

但这些大佬建的王朝,也就一两百年寿命。

自己能超越他们?!

朱元璋脸色瞬间煞白。

难道大明,也只有一两百年国运?!

或者真如林霄所说,像汉宋那样,中途灭国一次,再复活续命一两百年?

朱元璋心情瞬间低谷。

他原本满腔雄心。

要在推翻蒙古统治后,创建史上最牛的王朝!

但林霄的话,像一桶冰水,浇得他透心凉!

“为啥?”

“怎么会这样?!”

“汉唐宋为啥都这么短命?”

朱元璋低头盯着地板,魂不守舍地说。

他心里十分困惑。

同时涌起深深忧虑。

汉唐宋都逃不出历史循环。

大明,又如何逃脱?

朱元璋在世还行。

要是朱元璋没了,一两百年后,大明岂不是重复老路?!

“……贵人,你要我帮你推演一下吗?”

听了这话,朱元璋猛抬头,像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般说:“要!”

“大师!赶紧帮咱推演!”

“推演那些王朝为啥寿命这么短?!!”

“一千两。”

林霄直接报价。

占卜可不会白干。

你皇帝就能免单?

开啥玩笑?!

皇帝最有钱,不坑你坑谁?!

“呃。”

朱元璋摸摸身上,忽然想起没带银子。

身为皇帝,出门不带钱是常态。

“汤和,快拿一千两来!!”

朱元璋扭头看向后面的汤和。

汤和赶紧掏出两张银票,脸露难色:“圣上,我只带了五百两。”

“李善长!”

“我,我只带了一百两!”

李善长也拿出一张银票,同样苦着脸。

他平时也不爱带钱。

“你们咋不多带点!?”

朱元璋急了。

直接拍桌站起,胡子翘起瞪眼。

出门不带钱,这俩傻帽吗?!!

李善长和汤和一脸无语。

谁闲着没事揣一千两银票啊?

“那个,道长,能不能先欠着?”

朱元璋把六百两银票搁桌上,赔笑说。

林霄忍不住翻白眼。

堂堂皇帝。

算命还赊账?

你就不能让李善长或汤和回府取钱吗?!

咋这么不懂事?!

不过,对方毕竟是皇帝。

还是得特殊照顾。

林霄收起那六百两银票,决定忍忍。

“贵人地位不凡,这笔占卜费就先记账吧。”

“我现在就帮贵人推演,为啥统一王朝都只有一两百年寿命!”

林霄从现代穿越而来。

读过不少关于历史循环的书籍。

要论造成历史循环的原因。

林霄门清。

他假装掐指推算片刻,就开口了。

“王朝寿命衰减,其实跟两个因素有关。”

“首先:民众!”

“其次:钱袋子!”

“简单说,就是民众和财政!”

听了这话,朱元璋眉头微皱。

民众他懂。

财政他也懂。

但俩结合一起,他就有点懵了!

不光他。

后面的汤和,也满脸困惑。

只有李善长,陷入沉思,但眼里仍有迷糊。

“贵人,我想先问问,这世界上穷人多,还是富人多?”

“当然穷人多!”

朱元璋太清楚了。

他自己就是穷苦农民出身。

明白底层劳苦大众数量远超那些土豪劣绅!

“历史上每个王朝,开头时因为创始皇帝的各种措施,穷人还能有地种,甚至出现所谓太平盛世,但到后期,穷人就活不下去啦。”

“到时起义的,通常就是这些穷人。”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土豪劣绅掌控社会大部分资源,而且随着王朝延续,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土地吞并,财富过度集中。”

“富豪贪得无厌。”

“穷人连块立足地都没有,这才是所有乱子的源头!!”

林霄一针见血地指出。

“对!!”

朱元璋眼睛红了,使劲拍桌子。

他当年穷困时,但凡有块地,也不会走上反叛路!

穷人无地立足。

天下就有翻覆危机!

太准了!!

而且,他当皇帝后,为啥对富商劣绅下狠手?

就是因为穷时吃过这些人的亏!

他深刻知道,在王朝末期,穷人活下去有多难!!

林霄一句话,真戳中王朝兴衰的核心!

朱元璋后面的汤和与李善长,也瞬间开窍。

汤和当初跟朱元璋一样,是穷农家子。

李善长虽是读书人,家底原本不错,但元末也落魄了。

两人都在底层混过。

林霄的话,让他们有种云开雾散的感觉!

“但是贵人,你知道吗,每个王朝初期,开国皇帝往往打击豪门大户,制定相关规定,但为啥到末期,这些豪门大户还是变得无法无天?”

林霄停顿一下,等朱元璋消化前面的内容,才继续说。

听了他的话,朱元璋立刻深思起来。

汤和与李善长也开始琢磨。

这确实是个严肃话题。

汉唐宋。

以及所有历史王朝。

每个想干点事的皇帝,都会想尽办法压制地方豪门。

各种限制豪门的法规层出不穷。

但这些法规最终都失效!

这是千年来,无数英雄想破解却失败的难题!

“哎!肯定是这些豪门跟腐败官员串通,藐视国法,欺瞒上下!”

“官场互相包庇,这些豪门大户,那些讨厌的大地主,当然没人管得住!”

朱元璋忽然说。

他当年是穷农,受过地主和官僚双重压迫。

在他看来,地主和官僚就是一伙的,自然觉得就是勾结导致豪门势力失控膨胀!

“圣上真是金口玉言!”

“一句话就让人茅塞顿开啊!!”

李善长装作顿悟,立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