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就在他关掉直播的同一时间,王哥的电话也打了过来。

电话那头,是王富贵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瑜啊!你小子可以啊!上热搜了!虽然是挂在晏栩名字后面的,但那也是热搜啊!”

郑瑜苦笑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王哥,你又拿我开涮,只是个娱乐榜的末位,蹭来的热度而已。”

“屁!蹭来的热度也是热度!”

王富贵在那头反驳道:“这说明什么?说明有效果了!有水花了!”

“这意味着,资本开始看到你了!观众开始记住你了!”

“瑜啊,听哥一句劝。”

王富贵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别再去酒吧卖唱了,也别去接那些商场快闪的小散活了,赚不了几个钱,还掉价!”

“哥给你打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你要是能抓住,比你跑一百场商演都强!”

郑瑜的心,被王哥的话说得有些动摇,那颗沉寂已久的心,似乎又开始重新跳动。

“什么机会?”他握紧了手机,轻声问道。

“《星光再起》!”

《星光再起》。

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在郑瑜的脑海里轰然炸开,让他瞬间忘记了呼吸。

这是目前国内最火的一档S+级音乐竞技类选秀综艺,制作精良,导师阵容堪称顶级。

它的slogan是——让蒙尘的遗珠,重焕光芒。

节目以挖掘被埋没的宝藏歌手和给过气艺人提供翻红机会为核心噱头,凭借着神仙打架般的舞台,收视率和话题度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从这个节目里走出去的选手,很多都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甚至有人直接一步登天,成为了乐坛炙手可热的新星。

对现在的郑瑜来说,这个节目就像是悬在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璀璨,却又遥不可及。

“王哥,这节目……门槛非常高的,我听说光是海选收到的简历都堆成山了,他们会要我吗?”

郑瑜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确定和强烈的自我怀疑。

他太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了,背负着六百万的巨额债务,身上还贴着一堆洗不清的“黑料”标签,是资本市场最避之不及的那一类艺人。

“事在人为嘛!别人不行,你一定行!”

王哥在电话那头给他打气。

“你忘了你最厉害的是什么了吗?是你的才华!你不是写了很多原创歌曲吗?咱们就拿作品说话!”

“你赶紧回家,把你那些宝贝疙瘩都翻出来,挑一首最好的,咱们花点钱,录个高质量的Demo出来,我拿去找我在节目组的朋友试试!”

王哥的话,像一束强光,瞬间穿透了郑瑜心头厚重的阴霾。

是啊,他还有音乐。

这是他最后的,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武器,是他对抗这个操蛋世界的唯一底气。

挂了电话,郑瑜甚至没来得及回味刚才直播带来的余温,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他激动得连灯都忘了开,直接从那张吱呀作响的单人床底下,拖出一个落满了灰尘的纸箱子。

里面,全是他这些年写的歌,一沓沓厚厚的、已经泛黄的曲谱,承载着他所有的梦想、热爱和不甘。

他一首一首地翻看着,像是在检阅自己最宝贵的士兵。

每一首歌,都记录着他一段或心酸或快乐的过往。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一首歌的曲谱上。

歌名叫,《深海》。

这是他在被全网黑,被公司雪藏,被全世界抛弃,最绝望的时候写的歌。

歌词里充满了挣扎、痛苦,和对一丝光亮的渴望,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他灵魂深处挤出来的血。

“我沉入万米深海,被无尽的黑暗掩埋,耳边是世界的责怪,和自己无声的独白……”

“多想有束光照进来,撕裂这无边的阴霾,告诉我我还存在,还没被彻底淘汰……”

他决定,就用这首歌,去敲开《星光再起》那扇沉重的大门。

……

与此同时,国贸CBD顶层的大平层里。

经纪人陈默,手里高举着平板电脑,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

“晏哥!我的祖宗!出大事了!”

晏栩正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闻言,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说。”

陈默夸张地喘了口气,将平板电脑怼到晏栩面前,上面的微博页面正显示着#晏郑CP#的超话广场。

“你上热搜了!跟那个叫郑瑜的小孩,组的CP,都快被CP粉们磕拉了!”

陈默的表情,活像自家养了多年的白菜被猪拱了,痛心疾首。

“不是,哥,我不是说炒CP不好,但咱要炒也得找个门当户对的吧?影后、顶流小花,哪个不行?”

他用手指戳着屏幕上郑瑜那张清秀的脸,开启了“老妈子”式的碎碎念模式。

“这个郑瑜,我查了,负债六百万,一身黑料,跟前公司官司打得人尽皆知,这咖位……跟您这三金影帝比,简直是马里亚纳海沟和路边小水洼的区别啊!”

“咱们跟他捆绑,这不是扶贫是什么?!粉丝会炸锅的!”

晏栩缓缓睁开眼,淡淡地瞥了一眼陈默。

陈默立刻接收到信号,继续慷慨陈词。

“再说了,您什么时候搞过CP这套了?”

“您出道这么多年,合作的女演员能从这里排到五环外,连个绯闻都没有,这突然……”

晏栩听完他这一长串的抱怨,没有说话,而是朝他伸出了手。

陈默愣了一下,不明所以地把平板电脑递了过去。

晏栩接过,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不紧不慢地滑动着,目光扫过那些热闹的评论和动图。

他的指尖,最终停在了一张节目截图上。

那正是他在独木桥上,将郑瑜一把捞进怀里的瞬间。

照片里,郑瑜的脸撞在他的胸口,仰起的侧脸带着惊魂未定的懵懂。

而他自己,则低着头,眼神被阴影遮住,看不真切。

晏栩的拇指,在那张照片上,几乎是无意识地轻轻摩挲了一下,仿佛想拂去郑瑜眉眼间的那一丝脆弱。

这个动作极轻、极快,快到陈默以为自己眼花了。

“公关部会处理。”

晏栩放下平板,语气依旧是那么淡漠疏离,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得嘞!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陈默泄了气,瘫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他早就习惯了自家艺人这副油盐不进的德行。

他划着平板,又看到了另一条信息,像是想起了什么,又立刻坐直了身体。

“对了,晏哥,还有个事。”

“听说,那个郑瑜,正在准备参加《星光再起》。”

晏栩正准备起身上楼,听到这个消息,脚步微不可见地顿了一下。

他没有回头,只是背对着陈默,淡淡地应了一声。

“是么。”

那声音很轻,听不出任何情绪。

却让陈默觉得,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似乎藏着些什么他看不懂的东西。

而此刻的郑瑜,对此一无所知。

他正把自己关在那个狭窄的出租屋里,全身心地投入到Demo的制作中。

为了省钱,他一日三餐都靠楼下超市打折促销的临期吐司解决,饿了就猛灌几口凉白开。

他用自己那台老旧得随时可能罢工的电脑和一支一百多块买来的廉价麦克风,一遍又一遍地录制、修改,推翻,再重来。

为了达到更好的收音效果,他甚至把家里唯一一床厚棉被顶在头上,在三十多度的夏末天气里,把自己闷在一个密不透风的“人造录音棚”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汗水浸湿了他的T恤,但他毫不在意。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跳动的音符和燃烧的灵魂。

当编曲和录音基本完成后,混音成了最大的难题。

他自己的设备和技术,根本无法做出录音室级别的效果。

他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咬着牙,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花光了自己上个月在酒吧驻唱和跑快闪活动攒下的所有积蓄,去租了一个专业的小录音棚,只为了录制两个小时的人声和进行最后的混音。

那两个小时里,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惫,忘记了窗外的世界。

他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在音乐的圣殿里,献上了自己的一切。

当他把最终版的Demo文件发给王哥时,整个人都快虚脱了,眼窝深陷,下巴上也冒出了青色的胡茬。

但他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个小小的音频文件,眼睛里,却重新燃起了炙热的光芒。

这是他的船票。

他想。

或许,真的能带他驶离这片令人窒息的绝望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