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南京城的枪声越来越近。
唐生智站在卫戍司令部的电讯室内,手指轻轻抚过那台老式无线电广播设备。
窗外,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撤离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司令,所有部队已按计划撤至安全区域。”
赵汉生匆匆赶来报告,“只剩司令部直属部队和教导总队残部还在城内。”
唐生智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打开全国广播频道。”
电讯兵愣了一下:“司令,这......”
“执行命令。”
唐生智的声音不容置疑。
随着旋钮转动,设备发出嗡嗡的电流声。
唐生智整理了一下满是血污的军装,站在麦克风前。
【系统提示:检测到历史关键节点,能量储备100%,可激活‘全国广播增幅’功能,持续时间10分钟(期间不会受到任何阻力)!】
“激活。”
唐生智在心中默念。
刹那间,他感觉自己的声音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力量,清晰而有力,足以穿透战火,传遍全国。
“全国同胞们,我是南京卫戍总司令唐生智。”
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向四面八方,“此刻,我站在南京城的电讯室内,向你们做最后的报告。”
长江沿岸,正在撤离的部队突然停下脚步;武汉、重庆、长沙等地的收音机前,无数人屏息聆听;延安的窑洞里,中共领导人聚集在简陋的收音机旁......
“自十二月一日至今,我南京守军与日寇血战十二昼夜。光华门、中华门、通济门......每一寸城墙都浸透了将士们的鲜血。”
唐生智的声音沉稳而悲壮,“我们击退了日军数十次进攻,毙伤敌军逾万。但敌众我寡,如今南京城已至最后关头。”
下关码头,正在登船的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望向广播传来的方向。
“我曾下令部队有序撤退,保存有生力量。但此刻,当我站在这里,看着这座千年古都,看着满目疮痍的街道,看着无数来不及撤离的父老乡亲......”
唐生智的声音哽咽了,“我改变主意了。”
长江北岸,已经安全撤离的部队纷纷驻足;武汉行营里,蒋介石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延安的窑洞中,毛泽东手中的香烟燃到了手指却浑然不觉......
“我,唐生智,决定与南京共存亡!”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全国各地炸响,“所有自愿留下的将士,将与我一起,为南京流尽最后一滴血!不为胜利,只为尊严!不为苟活,只为让世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
广播的电波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扩散,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下关码头,一名年轻的士兵突然将已经登船的背包扔回岸上。
“特码的,弟兄们!唐司令要留下!我们能走吗?!”
他的吼声在晨雾中回荡。
“不能!”
数十名士兵齐声回应,纷纷跳下船只。
“第87师523团全体都有!”
一个班长拔出配枪,“立即返回中华门阵地!”
同样的场景在长江北岸上演。
已经安全渡江的一个营官兵,在听到广播后,自发集结。
营长红着眼睛吼道:“操他娘的小鬼子!弟兄们,愿意跟我杀回去的,举手!”
刹那间,数百条手臂如林而立。
“好!”
营长抹了把脸,“轻装简行,只带武器弹药!咱们回南京!”
煤炭港备用渡口,正准备登船的伤兵们骚动起来。
一名断了一条腿的老兵撑着拐杖站起来:“老子虽然少条腿,但还能开枪!医护兵,给我绑紧点,我要回通济门!”
医护兵刚要劝阻,却发现所有能动的伤兵都站了起来,眼中燃烧着决绝的火焰。
南京城内,萧山令正组织最后一批平民撤离。
听到广播后,这位铁血汉子突然泪流满面。
“宪兵队全体听令!”
他嘶哑着嗓子喊道,“护送平民过江后,除必要护送人员外,其余人立即返回城内参战!”
“是!”
宪兵们的吼声震天动地。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也是陆续上演这一幕。
不为其他,只为救国!
……
唐生智的声音继续回荡:“我知道,这个决定会让很多人牺牲。但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民族的尊严,军人的气节!”
武汉行营,蒋介石脸色铁青:“疯了!唐孟潇疯了!快发电报,命令他立即撤退!”
延安窑洞,毛泽东长叹一声:“唐生智,真丈夫也!”
南京城内,越来越多的士兵自发集结,向枪声最激烈的地方冲去。
“全国同胞们,”
唐生智的声音越发激昂,“如果这是我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广播,请记住:南京没有不战而降!中国军人没有贪生怕死!”
他的眼中泛起泪光,“请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1937年的冬天,有一群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广播室里,所有通讯兵都站了起来,挺直腰板,眼中含泪。
“最后,我要对那些正在听广播的日军说:你们可以占领南京,但永远无法征服中国人的精神!终有一天,我们会把你们赶出中国,赶回东洋老家!”
唐生智深吸一口气,“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
广播戛然而止,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系统提示:全国广播增幅效果超预期,士气提升300%,能量储备突破上限,获得军力支援:国军3000援兵!】
唐生智还没来得及查看,电讯室的门就被猛地推开。
“司令!”
王铁柱满脸是血地冲进来,“日军突破最后防线,离司令部不到五百米了!”
唐生智平静地点点头:“知道了。”
他环顾四周,看着这些陪伴自己到最后的战友:“你们走吧,从后门出去,还能赶上最后一艘船。”
“司令,我们一起走!”
通讯兵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唐生智摇摇头,从抽屉里拿出一面青天白日旗,缓缓展开:“总得有人留下来,给南京城一个交代。”
他将军旗披在肩上,拿起一支冲锋枪:“去吧,这是命令。”
通讯兵们含泪敬礼,陆续离开。
只有王铁柱站在原地不动:“司令,我跟您一起留下。”
唐生智看着他年轻的面庞,想说些什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两人走出司令部时,东方已经大亮。
街道上出奇地安静,只有远处零星的枪声提醒着战争仍在继续。
“司令,我们去哪?”
王铁柱问。
唐生智望向紫金山方向:“去中山陵。那里地势高,可以多坚持一会儿。”
两人刚走出不远,就听到身后传来日军的吼叫声和皮靴踏地的声响。
“快走!”
唐生智拉着王铁柱躲进一条小巷。
两人穿街过巷,避开日军巡逻队,艰难地向紫金山爬去。
途中,他们遇到了十几名自发留下的士兵,队伍渐渐壮大。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唐生智一行人终于抵达中山陵祭堂。
站在孙中山先生的坐像前,唐生智庄严地整理了一下军容。
“先生,”
他轻声说,“学生无能,没能守住南京。但请您放心,中国人的脊梁,永远不会弯!”
说完,他便站起来,转身对士兵们说,“占据有利地位,准备战斗,让我们用最后的子弹,告诉日本人,南京,永不屈服!”
士兵们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检查武器弹药。
王铁柱递给唐生智一个水壶:“司令,喝口水吧。”
唐生智接过水壶,突然问道:“铁柱,后悔吗?”
年轻警卫摇摇头,咧嘴一笑:“能跟司令一起战死,是我的荣幸。”
唐生智拍拍他的肩膀,望向山下的南京城。
日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区,硝烟四起,火光冲天。
但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仍有零星的枪声响起,那是留下的中国军人,在用生命捍卫最后的尊严。
“来了!”
哨兵突然喊道。
山下的台阶上,出现了土黄色的身影。
唐生智端起冲锋枪,目光坚定:“弟兄们,为了南京!为了中国!”
“杀!!”
怒吼声响彻紫金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