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你要是想转让,我可以便宜点给你。”老爷爷看着林晓薇,笑着说,“我看你是个好姑娘,希望你能把这里打理好,别让它荒废了。”
林晓薇点了点头,心里已经做了决定。她跟老爷爷谈好了价格,付了定金,约定一周后签合同。
走出书店的时候,林晓薇看着街角的阳光,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虽然未来的路可能会很艰难,但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朝着自己的梦想走去。
第四章 装修路上的磕磕绊绊
签完转让合同的那天,林晓薇拿着钥匙,又去了一趟书店。
她站在院子里,摸着老槐树的树干,想象着咖啡馆的样子:门口的招牌要刷成淡绿色,上面写着“晨露咖啡馆”;院子里摆上几张木质的桌子和椅子,再种上一些蔷薇和薄荷;店里的书架不用全部拆掉,留一部分,摆上一些畅销书和二手书,实现“咖啡+书”的模式;吧台要放在靠窗的位置,这样客人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看街景。
她把自己的想法画在了纸上,然后开始找装修队。她问了几家装修公司,报价都很高,超出了她的预算。她手里的钱,一部分是离婚分到的存款,一部分是她卖掉婚前买的首饰凑的,本来就不多,要是装修再超支,后面进货和运营就没什么钱了。
苏晴知道她的难处,给她介绍了一个朋友,是做装修的,叫李哥,价格比较实在。林晓薇联系了李哥,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和预算。李哥看了看她的图纸,又看了看店面,说:“姑娘,你这预算有点紧,不过我尽量帮你省着点,有些活儿你们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能省不少钱。”
林晓薇点了点头,说:“谢谢李哥,辛苦你了。”
装修很快就开始了。第一天,李哥带着工人来拆旧书架和旧柜台。林晓薇也没闲着,帮着搬一些轻的东西,把还能用的旧书整理出来,放在院子里的角落里,打算以后摆在咖啡馆里。
可刚拆了一半,就出了问题。工人在拆柜台的时候,不小心把墙上的电线弄断了,整个店面都停电了。李哥检查了一下,说电线太旧了,需要重新换,不然以后会有安全隐患。换电线又要加钱,林晓薇皱了皱眉,还是同意了——安全第一,不能省这个钱。
接下来的几天,麻烦事一件接一件。拆墙的时候,发现墙面受潮,需要重新刷防潮层;铺地板的时候,买的地板尺寸不对,需要重新订货;做吧台的时候,师傅把她想要的款式做错了,需要返工。
每一次出问题,都意味着要多花钱,多花时间。林晓薇的预算越来越紧张,她不得不又卖掉了自己的一条项链和一对耳环。有时候,她看着乱糟糟的店面,看着手里越来越少的钱,会忍不住想放弃——是不是自己真的太冲动了?是不是自己根本就做不好这件事?
有天晚上,她一个人留在店里收拾,看着满地的灰尘和建筑垃圾,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坐在地上,拿出手机,想给苏晴打电话,可又怕苏晴担心,最终还是把手机放回了口袋。
就在她难过的时候,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她抬起头,看见隔壁五金店的王师傅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