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中”了? 快递没有任何信息,目标明确是自己。这不像是巧合。他引以为傲的学识和能力,在此刻似乎成了被“选中”的理由。
规则的暗示? 令牌上的文字提到了“观棋者”、“入局者”、“执棋者”、“破局”。这似乎在暗示一种游戏,或者一个巨大的阴谋。他现在的角色是什么?旁观者?参与者?还是……棋子?
环境的异常? 电力中断,手机信号消失,窗外的雾气,空气中异常的气味……这一切都表明,他所处的环境可能已经被某种力量所影响或改变。
陈默强迫自己冷静思考。恐惧是正常的,但沉溺于恐惧毫无意义。他需要信息,需要行动的方向。
他首先尝试修复电力。他检查了电闸,没问题。保险丝也没烧断。问题似乎出在外部,或者说,是某种力量阻止了电力的流入。在这种情况下,强行修复可能徒劳无功,甚至引来未知的危险。
手机信号也是一样。他走到窗边,发现雾气比刚才更浓了,几乎看不到对面的街道。他尝试拨打紧急电话,听筒里只有一片死寂的忙音。
物理通讯被隔绝了。
他回到桌子前,重新审视那块令牌和照片。这似乎是唯一的线索。
他尝试用不同的光源照射令牌。在自然光下,纹路的蠕动似乎更加明显。他拿出修复古籍用的多波段光源,分别尝试了紫外线、红外线等不同波段。
在红外线照射下,令牌表面的纹路发生了奇异的变化。那些扭动的线条仿佛凝固了一瞬,然后开始以一种特定的、有规律的模式闪烁。同时,他手中的另一台高倍放大镜下,令牌表面似乎浮现出了一些极其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凹凸点,排列组合成……一段文字?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焦距和光源角度,终于,那些微小的凹凸点逐渐清晰起来。
那是一行更加古老、扭曲的文字,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文字体系。但陈默在研究那些失落文明和神秘学文献时,曾见过类似的符号系统。这是一种基于图形和韵律的原始文字,记录方式极为复杂。
他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铅笔,凭借着扎实的古文字功底和对符号系统的理解,开始尝试翻译。
这是一个极其耗神的过程,每一个符号都需要反复比对、推敲。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但他浑然不觉。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场与未知的对话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似乎变得更加昏暗,雾气中仿佛有模糊的影子在晃动。修复室里的阴冷感也越来越重,那股若有若无的血腥味似乎更加浓郁了。
陈默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的变化暂时被他屏蔽。他的手指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口中念念有词,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兴奋和紧张的光芒。
终于,他翻译出了第一句话。
“迷雾起时,游戏开始。”
第二句是:
“寻踪觅迹,直至‘彼岸’。”
第三句,则是一个指令:
“以智为钥,以心为印,启门扉,入‘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