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玩市场里人声鼎沸,我正蹲在刘叔的摊位前仔细查看一只青花瓷碗。
"晓敏,这只碗怎么样?"刘叔笑眯眯地问。
我摇摇头:"胎质太新,应该是现代仿品。"
正说着,手机震动了几下。我掏出来一看,是家庭群里的消息。
继母王美玲发了张照片:"家人们,我今天在拍卖行淘到个宝贝,明代青花梅瓶,专家估价八万,我只花了六万就拍下了!准备拿去做投资理财的抵押品。"
照片里的梅瓶器型端正,青花发色浓艳,看起来确实不错。
我爸张国华秒回:"美玲眼光真好!这下咱家的投资又多了个保障。"
继兄张浩也跟着附和:"妈真厉害,连古董都懂。"
我正要收起手机,突然瞥到刘叔摊位角落里摆着的一只梅瓶。我定睛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这只梅瓶不管是器型、纹饰,还是青花的发色,都和王美玲刚才发的照片一模一样。
"刘叔,这只梅瓶多少钱?"我指着角落里的瓶子问。
"哦,那个啊。"刘叔瞥了一眼,"景德镇新烧的,仿明代青花,工艺不错,要三百块。"
我的手开始发抖。三百块的现代仿品,王美玲说成了六万的明代真品?
"刘叔,能让我仔细看看这只瓶子吗?"
刘叔把梅瓶递给我。我仔细端详着,越看越确定这就是王美玲照片里的那只。器型、纹饰、甚至底部的一个小磕碰都完全一致。
"这种瓶子你们这里多吗?"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不多,就这一只。前几天一个中年女人来看过,说要回去考虑考虑,今天你是第二个问的。"
我立马截图保存了王美玲在群里发的照片,又对着刘叔摊位上的梅瓶拍了几张。两相对比,确认无误。
"刘叔,那个女人什么样?"
"四十多岁,化妆很精致,穿得挺时髦的。"刘叔回忆着,"她问了价格就走了,我还以为她不要了呢。"
这描述完全符合王美玲的特征。看来她是先来这里踩点,然后拍了照片发到群里,谎称是在拍卖行买的。
但问题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心思复杂地离开了古玩市场。回家路上,脑子里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王美玲进入我们家已经三年了,表面上对我和爸爸都很好,但总让我感觉有些不对劲。
到家后,我直接去了王美玲的房间。她正在梳妆台前化妆。
"妈,您今天买的那只梅瓶呢?我想看看。"
王美玲手里的粉扑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往脸上拍粉:"放在保险柜里了,太贵重了,不能随便拿出来。"
"那能看看拍卖行的购买凭证吗?八万块的东西,应该有发票吧?"
她转过身看着我,眼神有些闪躲:"凭证在公司保险柜里,明天拿回来给你看。"
"哪家拍卖行?我对古董也有点兴趣,想去看看。"
"嗯...是...是华夏拍卖行。"她明显犹豫了一下才说出名字。
我点点头,没再追问,但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华夏拍卖行我熟悉,他们今天根本没有举办拍卖会。
晚饭时,王美玲又开始在餐桌上炫耀她的"投资眼光"。
"国华,我觉得咱们应该多投资一些古董。现在古董市场行情很好,那只梅瓶说不定明年就能涨到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