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在高收益的诱惑下,李文博又投入了五千万。这笔钱名义上是投资理财产品,实际上也进了我的口袋。

张维新是最难对付的,他一向谨慎,不容易上当。但是他公司财务造假的弱点给了我机会。

"张总,最近税务局查得很严,您的公司没问题吧?"我在与张维新吃饭时随口提到。

张维新脸色微变:"什么意思?"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听说有些建材公司因为发票问题被查了。"我装作无意地说道,"您的公司这方面应该没问题。"

张维新沉默了一会儿:"王顾问,如果真的被查到什么问题,有办法解决吗?"

"这个......确实有些渠道,不过成本不低。"我故作为难,"而且需要提前准备。"

"多少钱?"

"大概三千万,主要是疏通关系和补交税款。"

张维新咬了咬牙:"如果能确保没问题,这笔钱我出。"

就这样,张维新也乖乖地交出了三千万。

现在,除了赵景辉之外,其他三个人都额外损失了大笔资金。而赵景辉,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更大的陷阱。

我通过内部渠道了解到,赵景辉正在收购一家物流公司,这笔交易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是他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

"赵总,听说您在收购华运物流?"我在一次偶然的会面中提到。

"是的,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下周就能签约。"赵景辉显得很兴奋。

"华运物流的老板我认识,人品不错,就是公司管理有些混乱。"我说道,"您收购之后可能需要大力整顿。"

"这个我知道,已经做好准备了。"

"对了,我听说华运物流可能涉及一些违规操作,您调查过吗?"我装作善意提醒。

赵景辉皱了皱眉头:"什么违规操作?"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运输许可证方面的问题。"我说道,"如果您需要,我可以帮您详细调查一下。"

"那就麻烦您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开始制造华运物流存在严重违规问题的假象。通过一些伪造的文件和虚假的举报材料,我让赵景辉相信华运物流即将面临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

在这种情况下,收购华运物流不仅不会带来收益,反而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赵景辉不得不放弃这笔他筹备已久的收购,前期投入的五千万准备金也因此打了水漂。

现在,四个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们不仅在南城区项目上损失惨重,还因为我设计的各种陷阱而额外损失了大笔资金。

但这还不够,我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绝望。

第六章

一周后,更大的危机降临了。

我通过媒体渠道释放了一个消息:有人举报南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嫌虚假宣传和非法集资。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监管部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