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实验室的灯光在王易的脸上投下冷白的光晕,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视线从显微镜上移开。窗外,北京的夜色已深,只有零星的灯光点缀着校园的轮廓。王易看了眼手表——凌晨两点十七分。他又一次在实验室度过了整个夜晚。

"王博士,又熬夜了?"保安老张推开门,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王易微笑着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手指已经冰凉。"谢谢张叔。有些数据需要再确认一下。"

"你们这些搞科研的,真是不拿身体当回事。"老张摇摇头,"前两天新闻还说,有个教授熬夜猝死了。"

王易啜了一口茶,苦涩中带着一丝甜味。"生命短暂,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

老张离开后,王易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本翻开的《华严经》上。书页边缘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批注,其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话被反复圈画。

这句话困扰了他十年。

十年前,作为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系的博士生,王易在导师的量子物理讲座上第一次听到这个佛教概念。当时导师正在讲解多重宇宙理论,提到某些古老的东方哲学与现代量子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想象一下,"导师当时说,"如果我们的宇宙只是另一个更宏大宇宙中的一个基本粒子,或者一个细胞..."

那一刻,王易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从那天起,他开始了跨学科的研究之旅——白天研究航天工程和量子物理,晚上研读佛经和道家典籍。同事们笑称他是"科学界的和尚",但他不在乎。

王易打开电脑,调出最新的黑洞观测数据。屏幕上,一个代号为"GX-347"的黑洞旋转着,周围环绕着绚丽的吸积盘。这个黑洞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稳定性——不像大多数黑洞那样狂暴不可预测,GX-347的物理参数呈现出罕见的规律性。

"如果黑洞真的是通往其他宇宙的通道..."王易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王易犹豫了一下,接通了电话。

"是王易博士吗?"一个沉稳的男声问道。

"是的,您是?"

"国家航天局特别项目组。我们注意到您关于GX-347黑洞与多维宇宙关联的研究论文。明天上午九点,能来航天局总部一趟吗?"

王易的心跳加速。"是关于...?"

"视界计划。"对方简短地说,"人类首次载人黑洞穿越任务。"

电话挂断后,王易呆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眩晕。他梦想了十年的机会,就这样突然降临。

第二天,王易站在国家航天局总部大楼前,深吸一口气。大厅里人来人往,他按照指示来到顶层会议室。推开门,里面已经坐着十几位科学家和军方代表。

"王博士,欢迎。"一位两鬓斑白的将军站起身,"我是李明远,视界计划的总指挥。"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王易了解到这个绝密计划的全貌:经过二十年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们确认GX-347黑洞是稳定的"可穿越虫洞"。一艘名为"探索者号"的特殊飞船已经建造完成,能够承受黑洞极端环境的考验。

"但我们需要像您这样的专家,"李将军直视着王易,"既精通航天工程,又理解量子物理与东方哲学的关联。您的研究可能是解开黑洞另一端秘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