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奥列格扎在“绿洲一号”据点,成了那片废料场的活体图腾。

高压蒸汽泵在地热驱动下持续嘶吼,将混合了【环境改造真菌】和【高效环境净化地衣】孢子的粘稠液体,狠狠灌入T-10区板结的污泥和锈蚀的金属废墟。

菌丝不再是附着,它们变成亿万根贪婪的探针,扎进污染的核心。

灰黑色的死土在菌网覆盖下崩解,颜色转向深棕。

空气检测仪上辐射读数稳定下滑,刺鼻的腐败味被湿润的土腥气取代。

据点核心区,一层厚实的、暗绿色的活体“菌毯”在特制培养液浇灌下蔓延开来,坚韧、微光、隔绝污染、稳定环境。

它甚至开始分泌微弱的酸性物质,缓慢侵蚀那些顽固的金属垃圾,将锈渣转化为能被菌丝吸收的离子态金属元素。

埃德加一头扎进了蓝晶矿堆。

最好的矿石被优先供应。

简陋的工坊被改造成临时的洁净区(相对而言)。

新的谐振腔核心在金刚石磨具下艰难成型,精度远超之前。

巴顿调来最精悍的民兵充当护卫和学徒。

护盾原型机的框架被彻底推翻重来,结构更紧凑,能量回路更优化。

失败是常态,每一次过载的焦糊味都让埃德加的脸抽搐一下,但下一次尝试前,他的眼神更加专注。

屏蔽监视器的研究同步进行,利用蓝晶矿本身的微弱灵能场和复杂的金属结构干扰信号,设计图在粗糙的草纸上反复修改。

泽普西的腐绿矿和那具不祥的骸骨被严密封存在铅室和深埋的隔离窖。

分析报告冰冷地陈列在罗兰案头:强腐蚀性、神经毒素、复杂攻击性辐射、微弱灵能扰动。

奥列格的技术小组开始小规模实验,将微量腐绿矿粉末混入净化菌种培养液。

结果令人不安——菌丝的生长速度和侵蚀性暴增,但色泽变得暗沉,分泌的酸性物质浓度飙升,甚至对无害的有机质也表现出攻击性。

“毒火”计划被紧急叫停,所有样本封存,研究转向如何利用其强腐蚀性和灵能特性制造特种蚀刻液和可能的灵能干扰粉尘。

玛格努斯贤者拿走的“垃圾”样本,成了格里芬四号最好的保护伞。

罗兰严格命令所有新项目必须套上“环境修复”或“资源回收利用”的壳子。

护盾研发是“测试新型能量场对局部污染微粒的吸附效果”;腐绿矿研究是“探索高效分解高危工业废料的新途径”。所有实验数据,无论成功失败,都通过那个红色监视器“如实”上传。

每一次上传前,奥列格和埃德加都会精心“润色”报告,用大量无关数据和冗长术语淹没核心进展,将真正的突破隐藏在“意外发现”或“实验偏差”的注脚里。

巴顿的民兵队扩充至两百人。

新兵用标准化的训练手册打磨,队列、体能、长矛突刺、霰弹枪装填。

简陋的工坊里,水力锻锤(利用新建的小型水坝)轰鸣着将铁锭锻打成粗胚,车床在蒸汽轮机驱动下切削出统一规格的矛头、枪管零件、护甲嵌板。

护甲不再是铁皮加皮革,而是多层复合结构——外层淬火薄铁板,中间夹着浸油硬化皮革,内衬耐磨帆布。

霰弹枪结构简化,零件通用性提高,维护手册下发到班一级。

泽普西的贸易航线稳定下来。

玉米粉、小麦粉、少量珍贵的蛋粉,换回的不再是粗矿,而是经过杜克手下初步筛选的、纯度更高的金属锭、精选钨砂,以及每次都被重点要求的蓝晶矿。

杜克对“圣药”的依赖成了格里芬四号最牢固的筹码。

在格里芬四号工程师的远程指导下(通过加密的亚空间短波,信号时断时续),泽普西矿坑入口建立了简易的净化带和防护哨站,勉强遏制了腐绿毒气的蔓延。

田区在扩张。

新的改良黑土在菌毯边缘被开垦出来,播种下系统奖励的【高效作物种子包(优化II型)】。

嫩苗破土,绿意更浓,生长速度肉眼可见地快于上一代。

禽舍规模翻倍,咯咯的叫声响成一片。

蛋粉生产线全速运转,淡黄色的粉末被封装进罐子,成为高价值储备和贸易品。

风力发电机阵列在开阔平台竖起,扇叶切割着永恒的风沙,稳定的电流汇入地热电站输出的能量流,点亮了更多区域的灯光,驱动着水泵和磨坊。

“绿洲一号”据点深处,那层坚韧的暗绿色菌毯已经覆盖了据点核心区近三分之一的面积。

它不再仅仅是隔绝污染的地基,更像一片有生命的、脉动的土壤。

菌毯边缘,奥列格和技术员正指挥着劳工,用简陋的铁钎和人力钻机,小心翼翼地沿着菌毯开拓出的“安全区”边缘,向更深层相对稳固的岩壁进发。

目标很明确——据点下方探测到的低强度铁矿脉。

【系统任务发布:资源内循环-矿脉初采。】

【目标:在“绿洲一号”据点安全边界内(菌毯覆盖/净化区域),成功建立并运行一座小型矿洞;开采并精炼≥50吨本地铁矿石。】

【奖励:基础隧道支护与通风技术蓝图(Tier-0)x1;小型矿石粉碎/筛选流水线设计图(Tier-0)x1。】

任务简洁明了,直指当前发展的核心瓶颈——金属资源。虽然泽普西的贸易提供了一定补充,但受制于低优先级信标和运力,远水解不了近渴。

建立自己的开采能力势在必行。

“就在菌毯边缘,向下斜切!避开已知的辐射热点!”奥列格嘶哑的声音在昏暗的矿洞入口回荡。

劳工们轮番上阵,铁钎凿击岩石的叮当声、人力钻机刺耳的摩擦声、搬运碎石的喘息声混杂在一起。

进度缓慢,但每凿进一米,都是在向自主迈进一步。菌毯提供的稳定环境和被净化过的空气,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矿洞入口仅向内延伸了不到十米,一个简易的木架支撑起门框。

里面是仅容两人并行的狭窄通道,岩壁上挂着昏黄的瓦斯灯(燃料来自禽粪和植物废料发酵。

劳工们佝偻着腰,用最原始的方式将开采出的、混杂着岩石的矿石块运出。

矿洞深处,罗兰蹲下身,捡起一块刚被凿下的矿石。

矿石呈暗红色,质地坚硬,夹杂着灰白色的石英脉。

他用随身的简易辐射计扫过,读数在安全阈值内。

指尖传来的冰冷和粗糙感,是格里芬四号真正属于自己的、埋藏在地下的力量。

“大人,品相还行,就是太硬,杂质多,开采和提炼效率…”旁边一个负责监工的技术员低声汇报,脸上带着忧虑。

纯靠人力和简陋工具,50吨的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

【系统提示:矿脉初采任务进度:矿石开采量(未精炼)1.7吨。】

罗兰没说话,只是捏紧了那块矿石。他看向视野中那份任务奖励——【小型矿石粉碎/筛选流水线设计图】。那才是破局的关键。

矿洞的开采在艰难中推进。奥列格将部分精力转回工业区,利用现有的车床和锻锤,开始按照【基础隧道支护与通风技术蓝图】的雏形,打造更坚固的金属支架和简单的通风管道部件。

埃德加的工坊依旧被护盾和屏蔽研究占据,蓝光闪烁和过载的焦糊味不时传出。

时间在叮当的凿岩声和工坊的轰鸣声中流过。

当矿洞艰难地深入地下二十米,开采出的粗矿勉强堆到五吨时,系统提示终于亮起:

【矿脉初采任务:矿石开采量(未精炼)50.1吨(完成)。】

【奖励发放:基础隧道支护与通风技术蓝图(Tier-0)x1;小型矿石粉碎/筛选流水线设计图(Tier-0)x1。】

两股冰凉的信息流涌入脑海。支护蓝图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标准金属构件搭建稳固的框架结构,配合岩壁锚杆和简易的应力监测;通风蓝图则提供了利用自然气压差和简单风扇构建循环的解决方案。

而粉碎流水线设计图,则像一把钥匙——它展示了如何利用齿轮组、偏心轮和不同孔径的筛网,构建一个能将大块矿石破碎、筛分出不同粒径的初级处理系统!

“奥列格!”罗兰的声音带着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急切,“矿洞支护和通风,立刻按图纸改造!流水线…就在矿洞口搭建。用新炼的铁!齿轮、筛网…精度要求高的部分,让埃德加那边抽空加工!”

命令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

整个“绿洲一号”据点瞬间沸腾起来。

支护组扛着新打造的、规格统一的工字钢支架和螺栓冲进矿洞。

叮叮当当的凿岩声被金属构件碰撞的铿锵声取代。

昏暗的矿洞深处,一盏盏更明亮的电石灯(地热电站供电)被架起,照着劳工们将沉重的支架竖起、固定,用巨大的扳手拧紧粗壮的螺栓。

原本摇摇欲坠的简易通道,在金属骨架的支撑下,迅速变得稳固。

同时,粗大的铁皮通风管沿着洞壁铺设,洞口处一台由蒸汽轮机驱动的简易风扇开始嗡嗡作响,将洞外相对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送入深处。

劳工们直起了腰。

矿洞口外,一片相对平整的区域被清理出来。

工人们用巨大的条石和水泥(利用本地矿物烧制)垒砌地基。

奥列格亲自指挥,按照脑海中的图纸,将巨大的铸铁基座用螺栓固定。

沉重的驱动轴被吊装到位,连接上蒸汽轮机输出的动力。

巨大的飞轮、由埃德加工坊精心车削出的齿轮组、带着凸轮和锤头的破碎滚筒、倾斜布置、孔径由大到小的多层振动筛网…这些冰冷沉重的部件,在吆喝声和蒸汽的嘶鸣中,被逐一安装、调试。

当第一筐混杂着巨石的粗矿被铲入进料口,蒸汽轮机发出全功率的咆哮,驱动巨大的飞轮旋转!齿轮咬合,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破碎滚筒带着沉重的凸轮锤头狠狠砸下!

轰!咔嚓!

坚硬的矿石在重击下四分五裂!碎石顺着倾斜的破碎腔滚落,进入第一层筛网。

细小的碎屑直接漏下,较大的石块被筛网阻挡,滑向下一级孔径更小的筛网…经过几层筛选,不同粒径的矿石碎块被分别导入不同的出料口,堆积成相对均匀的小丘。

岩石碎屑则从最底层的细筛漏出,成为废料。

这是人力凿岩和搬运无法比拟的效率!虽然噪音震耳欲聋,粉尘弥漫,但这台粗犷的钢铁,正源源不断地将深埋地下的矿石转化为可用的原料!

【系统提示:小型矿石粉碎/筛选流水线运行成功。矿物处理效率提升400%。】

劳工们看着那被机器轻易粉碎分拣的矿石,再看看自己手中磨钝的铁钎,眼神充满了敬畏。

奥列格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油污,看着堆起的矿石碎块,咧开嘴无声地笑了。

这是稳定的矿石来源和高效的初级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