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陈默的名字赫然在列,后面的 "第一天存活率 85%" 像一盆冰水浇在他头上。

"这是什么意思?" 他声音颤抖。

林野收起笔记本:"意思是,你比往届大多数新生活得更久。欢迎来到青藤大学的真实世界,陈默。从现在开始,那本规则手册就是你的圣经。"

说完,林野转身离开,留下陈默一个人站在原地,手心全是冷汗。

回到宿舍,陈默立刻翻出那本手写手册,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手册的某一页投下奇怪的阴影,像是有人在窥视。

突然,他注意到手册第 17 页的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一行用红色墨水写的小字:"小心镜子里的倒影,它有时会比你慢 0.5 秒。"

2 第四教学楼夜巡

校史研究社的活动室藏在图书馆三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门口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块刻着奇怪符号的木牌。林野给了陈默一把黄铜钥匙,上面也刻着相同的符号。

"这是什么符号?" 陈默摩挲着钥匙上的纹路。

"校史研究社的标志,也是 ' 异常观测者 ' 的象征。" 林野推开门,"进来吧,里面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活动室不大,却给人一种空间扭曲的感觉。墙上挂着十几幅校园地图,每幅地图的标注都略有不同。书架上摆满了笔记本和档案夹,标签上写着 "1987 年异常记录"、"2003 级规则修订" 等字样。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间中央的长桌,上面摊着一幅巨大的校园模型,有些建筑是用黑曜石制作的,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这些黑色建筑代表什么?" 陈默问。

"异常区域的核心点。" 林野走到模型前,指着其中一座黑色的塔楼模型,"比如这座,就是未完工的天文台,我们认为那里是异常的源头。"

陈默注意到墙上的时钟是倒着走的,而桌上的日历显示的是去年的日期。

"这里的时间和外面不一样?"

"不完全是," 林野解释道,"这里是 ' 规则缓冲区 ',时间流速会根据异常活动强度变化。有时一小时等于外面的十分钟,有时十分钟等于外面的一小时。"

他递给陈默一套设备:特制的手电筒、电子罗盘、录音笔和一个看起来很古老的铜制指南针。

"今晚我们有个 ' 夜间观测 ' 任务," 林野说,"第四教学楼的异常活动最近变得频繁,需要记录数据。"

"第四教学楼?" 陈默想起规则手册上的第 12 条:"晚上 10 点后不得进入第四教学楼,如必须进入,务必在凌晨 2 点前离开。"

"正是。" 林野点头,"第四教学楼是 ' 空间重叠 ' 现象最严重的地方。正常空间和异常空间会在那里周期性重叠,我们需要记录重叠的规律。"

晚上 9 点 50 分,两人站在第四教学楼门口。这是一栋哥特式建筑,尖顶直插夜空,在月光下像一只沉默的巨兽。楼前的石碑上刻着 "建于 1928 年",但陈默昨天路过时明明记得上面刻的是 "建于 1952 年"。

"它的建造年份会变化," 林野似乎看穿了他的疑惑,"有时是 1928 年,有时是 1952 年,还有人见过 1897 年的版本。这是空间不稳定的表现。"

推开门,一股霉味混合着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走廊里的灯光忽明忽暗,墙壁上的涂鸦随着灯光闪烁变换着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