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在旁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建系法」和「向量法」两种解题思路。
我茅塞顿开。
原来,这道题可以这么解!
我看着这本宝贵的笔记,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我轻声对她说:「苏晚,谢谢你。」
她依旧没有看我,只是小声地「嗯」了一声,然后把头埋得更低了。
我笑了笑,没有再打扰她。
我把她的笔记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然后拿出自己的本子,开始重新梳理知识点。
我没有直接抄袭她的成果,而是借鉴她的方法,建立属于我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为我知道,别人给的,终究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掌握的,才是真正的力量。
5
有了苏晚的笔记作为参考,我的复习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
我开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精确到每一分钟。早上五点半起床背英语单词,晚上十二点还在刷物理题。
那种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全力以赴的感觉,让我这个活了两辈子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青春的热血。
当然,我的改变也引来了不少风言风语。
赵毅和他那帮狐朋狗友每次经过我座位的时候,都会阴阳怪气地嘲笑几句。
「哟,陈源,还在装模作样呢?你看得懂吗?」
「别看了,再看也考不上大学,不如跟我们去打球。」
而林舒瑶,她看我的眼神,也越来越复杂。
有几次,她似乎是想跟我说话,但看到我旁边安静刷题的苏晚,又欲言又止,最终只是不甘地跺了跺脚,转身离开。
对于这一切,我充耳不闻。
我的世界里只剩下学习。
苏晚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决心。
她虽然话不多,但总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最及时的帮助。
我英语单词背不下来,她会把自己整理的词根词缀记忆法小卡片借给我。
我物理实验搞不懂,她会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给我画原理图。
我晚上熬夜太困,第二天早上,我的桌上总会准时出现一颗她送的薄荷糖。
我们的交流不多,但那种默契,却在无声中,慢慢滋生。
有时候,晚自习结束,整栋教学楼都安静下来,只剩下我们最后一排的两盏台灯还亮着。
我会和她一起讨论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直到深夜。
那种感觉很奇妙。
就像两个孤独的旅人,在漆黑的夜里找到了可以并肩前行的同伴。
我知道,我那颗因为林舒瑶而冰封了十年的心,似乎,在被这个安静而温暖的女孩,一点一点地融化。
6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如期而至。
这对我来说,是检验这一个月学习成果的第一次大考,也是我重生以来打响逆袭之战的第一枪。
考试前,赵毅的嘲讽也达到了顶峰。
他甚至在班里公开和我打赌。
「陈源,敢不敢跟我赌一把?」他站在讲台上,嚣张地指着我,「这次月考,你要是能考进班里前三十名,我当着全班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考不进,你就滚出学霸区,别在那丢人现眼!」
他的话引来了一阵哄笑。
我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可以。但如果我赢了,我不要你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