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周扬?这个名字熟悉又陌生。她记得有过这么一个人,记得好像是在一起过,也记得最终是分手了。但具体是因为什么争吵?第一次心动的瞬间是怎样的?分手时那种撕心裂肺、仿佛世界末日般的痛苦…这些细节,此刻在她脑海中竟变得极其模糊,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布满水汽的毛玻璃。她努力回想那个雨夜,只能捕捉到一个模糊的、带着悲伤和被抛弃感的轮廓,那份曾经让她痛不欲生、自我怀疑到极致的灼烧感,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她只是轻松地耸了耸肩,抿了口咖啡,语气平淡得连自己都有些惊讶:“哦,周扬啊。都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早翻篇了。不合适就分了呗,具体细节谁还记得那么清楚。”她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在谈论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小雅和另一个闺蜜交换了一个诧异的眼神,似乎觉得林薇的反应有些…过于平淡了。
工作上也出现了微妙的偏差。市场部送来一份新的供应商框架合作协议,条款比较优厚,但其中几项关于违约责任的界定比较模糊,存在潜在风险。以往,林薇作为法务助理(她一直渴望转正),会非常谨慎,反复推敲,甚至可能要求法务总监复审。但这一次,她只是大致扫了一眼核心利益条款,就觉得问题不大。当负责这个项目的同事陈阳拿着文件,皱着眉头特意走过来提醒她:“林薇,你看第七条和附件三这里,感觉有点含糊,要不要再仔细看看或者问问李总监?”时,林薇正沉浸在“高效”处理邮件的愉悦中,头也没抬,自信满满地挥挥手:“没事,老陈,我觉得挺好的!对方挺有诚意的,这次合作感觉会很顺!签吧,我有预感没问题!” 陈阳看着她轻松笃定的样子,欲言又止,最终拿着文件,带着一丝疑虑走开了。林薇完全没注意到陈阳眼中深藏的担忧和他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
更让她事后细思极恐的是下午与合作方代表的一次非正式沟通。对方是业内出了名的“笑面虎”赵总,言语间看似热络,眼神却不时闪烁,话里话外都在试探他们的底线,甚至在不经意间抛出了几个看似优惠实则埋着深坑的条款。若是从前,经历过周扬事件后变得极其敏感和警惕的林薇,神经会瞬间绷紧,像雷达一样捕捉到每一个危险的信号,谨慎应对。但此刻,沉浸在“一切顺利”光环中的她,只觉得这位赵总“有点滑头”、“喜欢玩点小聪明”,并未深究其话语背后的陷阱,甚至在对方看似“诚恳”的让步下,差点在关键的利益分配点上松口!幸好当时陈阳及时插话,以“需要内部确认”为由暂时拖住了。
深夜,处理完所有“遗留问题”,林薇站在浴室的镜子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眉宇间那丝因长期压力和高度戒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