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然后指向白板上的核心内容:“这份计划书非常详尽,描绘了智能家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我们产品的美好前景。我非常认同项目的前景。但是,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审慎评估。”
接下来,江辰结合自己昨晚熬夜研究的结果,以及他计算机专业背景带来的独特视角,开始了他简短但犀利的分析。
他首先指出了计划书中对竞争对手分析的不足。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几家实力雄厚的智能家居品牌,他们的产品、技术、渠道、品牌影响力都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我们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否足够清晰和有力?计划书中只是一笔带过,缺乏深入的对比数据。
其次,他谈到了技术实现的难度和潜在风险。计划书中提到的一些核心技术,比如基于AI的语音交互和场景联动,虽然前景诱人,但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控制是否能达到预期?供应链是否稳定?有没有备选方案?这些都是需要详细论证的问题。
再次,他分析了用户画像的准确性。计划书将目标用户定位为“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中产家庭”,这个群体确实庞大,但内部差异性也很大。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域的年轻中产,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和消费能力是不同的。我们的产品定价、功能设计、营销渠道是否能够精准地覆盖核心用户群体?计划书中的用户调研样本量是否足够支撑这样的定位?
最后,他谈到了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和扩展性。初期依靠爆款单品打开市场是可行的,但如何从单品延伸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迭代和市场变化?这些都是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江辰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虽然语气谦逊,但观点却非常鲜明,直指计划书中的几处软肋。他不像是在做汇报,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专业的质询。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