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把它当成工具。"赵峰的猛虎机甲从阴影里走出,这台重型机甲高25米,全身覆盖着厚重的合金装甲,肩部搭载着双联装电磁炮,炮管上还残留着硝烟痕迹,"这是会呼吸的战友。老陈以前总说,猎隼的每颗螺丝都比我们懂战争的意义。"
猛虎机甲伸出拳头,与猎隼的手掌重重相撞。那声沉闷的金属撞击声里,林野仿佛听到了老陈的笑声。
二、初战
警报声划破基地的宁静时,林野正在进行神经耐力训练。虚拟靶场里,他的幽灵舞步已经能精准避开每秒30发的脉冲弹,但当战术终端弹出红色警报时,他的手指还是顿了半秒。警报的红光映在训练舱的玻璃上,像极了游戏里从未出现过的"血色模式"。
"镜湖核电站,安防机器人集体失控。"基地AI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急促,"已确认37台型号R-7的安防机器人脱离控制,核心程序被未知病毒篡改。初步分析,病毒携带云冈石窟壁画元素,与三年前袭击428窟的代码特征吻合。"
作战会议室的全息沙盘上,镜湖核电站的三维模型正在旋转。反应堆区被红色高亮标出,周围散布着几十个绿色光点——那是附近的居民区。沙盘一角,有个闪烁的黄色光点特别显眼,标注着"托儿所"。
"AI方案:饱和打击清除,预计附带损伤控制在0.3%。"战术终端投射出密集的弹道轨迹,像一张死亡之网,"行动时间窗口12分钟,反应堆冷却系统剩余耐受时间17分钟。"
"0.3%是多少人?"林野突然问,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个动作与老陈的训练视频里的习惯一模一样。
赵峰的手指在沙盘上一点,绿色光点瞬间熄灭了七八个:"28个,大多是核电站的工作人员。那个托儿所里有12个孩子,年龄在3到6岁之间。"
苏芮的夜莺机甲模型突然移动到反应堆左侧:"我可以从通风管道突入,用电磁脉冲瘫痪它们的行动模块。夜莺的电磁脉冲发生器最大功率可达100万伏特,覆盖范围50米,但需要猎隼在外部吸引火力,至少持续90秒。"
夜莺机甲是轻型侦查机型,高18米,采用流线型设计,全身覆盖着白色的能量装甲,背部搭载着可变翼,能实现超音速飞行。它的主要武器是粒子刀和电磁脉冲发生器,擅长快速突袭和电子干扰。
"通风管直径1.2米,夜莺的肩宽1.5米。"AI立刻提示,虚拟模型里的夜莺机甲卡在管道中动弹不得,"可行性0.003%,建议放弃。"
林野盯着沙盘上的机器人分布,突然想起《机甲荣耀》里的"围城困杀"战术——那是他为纪念一个素未谋面的玩家开发的,那个玩家的ID叫"石窟守窟人"。"猎隼可以吸引它们到冷却水池,那里的电磁环境能干扰它们的传感器。水池上方有承重钢梁,我们可以用猎隼的电磁网发射器将它们困住,电磁网采用超导材料编织,能承受1000吨的拉力。"
猎隼的电磁网发射器安装在右臂肘部,展开后直径可达20米,网眼密布着微型电流发生器,能释放高压电流瘫痪目标。
"冷却水池的承重上限是80吨,猎隼自重78吨,加上机器人的冲击..."AI的数据流滚动得更快了,"坍塌风险61%,反应堆泄漏概率升至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