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清辞愣住了。他?

她打开门,一个小太监捧着药碗站在门口,见她开门,把药碗递过来:“陛下说,沈姑娘身子弱,这药能治风寒。”

清辞看着那碗黑漆漆的药,心里五味杂陈。他这是做什么?是怕她死了,没人见证他的辉煌吗?

“替我谢陛下,”清辞没有接药碗,“只是罪臣之女,不敢劳陛下费心。”

小太监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拒绝,只好捧着药碗离开了。

清辞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眼泪又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萧彻,你到底想怎样?

第四章 风起故人心

柳如眉被封为皇后的那天,宫里大摆宴席。

清辞被派去御膳房帮忙,切菜时不小心割伤了手指,血珠滴落在青菜上,像极了当年沈家满门的鲜血。

她看着那抹红,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蹲在地上干呕起来。

“沈姑娘,你没事吧?”一个年长的宫女扶了她一把,“听说陛下今晚要翻皇后的牌子呢,这可是天大的福气。”

清辞摇摇头,没说话。福气?对柳如眉来说是,对她来说,却是剜心的刀。

宴席过半,清辞被派去给皇后送一碟新做的点心。她走到凤仪宫外,刚要敲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

“陛下,你到底还要留着沈清辞到什么时候?”是柳如眉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是沈家余孽,留着她,就是留着祸患!”

“皇后慎言。”萧彻的声音冷得像冰,“沈氏是罪臣之女,朕留她一命,已是天恩。”

“天恩?”柳如眉冷笑,“陛下怕是忘不了她吧?当年要不是她,你怎会……”

“住口!”萧彻厉声打断她,“此事休要再提!”

清辞站在门外,手脚冰凉。原来他还记得,原来柳如眉都知道。

她悄悄退了回去,点心也忘了送。回到浣衣局,她把自己关在房里,看着那个锦囊,突然想通了。

他留着她,或许不是为了嘲讽,不是为了怜悯,而是因为……他心里,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丝放不下。

可那又如何?沈家的血海深仇,不是一丝放不下就能抵消的。

几日后,边关传来急报,北狄来犯,守将战死,请求朝廷速派援兵。

朝堂上下一片恐慌,当年沈家倒台,边关的将领也被换得差不多了,如今竟无人能担此重任。

萧彻在御书房里待了三天三夜,最后下了道圣旨,要御驾亲征。

消息传来,满朝哗然。新帝刚登基,根基未稳,怎能轻易亲征?

柳皇后跪在宫门外,哭着劝谏,却被萧彻拒之门外。

清辞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河边浣衣。冰冷的河水溅在脸上,她却浑然不觉。

他要去边关了。那个她父亲守护了一辈子的地方,那个埋葬了沈家忠魂的地方。

夜里,清辞做了个决定。

她找出藏在床板下的半块玉佩,和锦囊里的半块拼在一起,严丝合缝。她将玉佩重新藏好,然后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衣物,趁着夜色,逃出了浣衣局。

她要去边关。她要去看看,那个她父亲用生命守护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她也要去看看,萧彻亲征,是真心为了大齐,还是另有目的。

第五章 边关月如钩

边关的风,比长安更烈,带着沙尘的味道,刮在脸上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