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开店半年后,某个暴雨夜,店里只剩他们两人。林薇擦着咖啡机,突然盯着烘好的咖啡豆发呆:“你看,这些豆子大小不一,手工分拣太费时间了,要是有个机器能自动筛选……”她随手在笔记本上画了个丑丑的示意图。

周哲当时正算着当月的亏损,闻言抬头瞥了一眼,嗤笑出声:“咱们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还搞什么智能机器?先把配方研究明白吧,别好高骛远。” 他的语气里带着不耐烦,像在对待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林薇盯着草图上的折痕,想起周哲后来无数次劝她“别浪费时间在没用的空想上”,原来从那时起,他就只把她当作“配方容器”,而非并肩的伙伴。

“呵……”她突然发出一声极低的笑,眼泪却大颗大颗砸在纸页上。原来她不是“没用了”,而是周哲从未真正看见过她的价值——除了配方,她还有对咖啡行业最本真的热爱,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力。

那个深夜,出租屋的台灯亮到了破晓。林薇抱着笔记本,在手机上疯狂检索:“咖啡豆分拣损耗率”“小型智能设备市场空白”“精品咖啡供应链痛点”……屏幕的蓝光映亮她的脸,眼神里的灰暗逐渐被火光取代。

她发现,手工分拣咖啡豆的损耗率高达15%,而市面上的大型分拣机价格动辄数十万,让无数精品咖啡店望而却步。她的构想——一台成本可控、操作简易的智能分拣机,或许能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