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做饭所需要用到的锅碗瓢盆,全部都已经买齐。

晚上,林月清打算亲自下厨,做一道鸡肉炖蘑菇,再蒸一锅玉米窝窝头。

她做菜十分讲究,鸡肉冷水下锅,加入姜片去腥,煮沸后捞出沥干。

铁锅烧至微微冒烟,倒入菜籽油,放入蒜瓣、葱段、姜块、干辣椒爆香,再加入沥干水的鸡肉,炒至表面微黄。

适量加入调料,把泡好的菌菇倒进去炒,然后加入清水,炖煮半个小时。

炖鸡肉的香味,从厨房敞开的窗口飘了出去。

隔壁梁秋芬闻到这个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我的个乖乖哎,陆团长家里到底在煮什么啊?闻着真是馋死人了!”

五分钟后,坐立难安的梁秋芬走出门,敲了敲隔壁的院门。

林月清还在厨房忙活,陆闻野听到敲门声走过去开门。

见到来人,陆闻野有些诧异地挑挑眉,“梁嫂子?有事?”

梁秋芬圆润的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陆团长,你媳妇在厨房做饭吗?我能不能进去取取经?我们家老崔总是嫌我烧的菜不好吃......”

陆闻野当即点头:“请进,月清正在厨房和面,说是要做玉米窝窝头。”

林月清虽然在厨房,但她也听见了两人的对话。

因此,在梁秋芬走进厨房时,林月清并没有半分疑惑,热情地打招呼:“嫂子,你吃饭没有?”

“中午还剩几个馒头,我蒸热了凑合吃一顿。”梁秋芬吸了吸鼻子,“月清,你在做什么菜?闻着太香了,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做?”

“我在做鸡肉炖蘑菇。”林月清掀开锅盖给梁秋芬看,跟她讲了一下怎么做。

梁秋芬眼睛瞬间就亮了,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鸡肉炖蘑菇,口水都快流出来。

林月清见状,拿出一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端给梁秋芬。

“嫂子,如果不嫌弃的话,尝尝我的手艺吧。”

“那怎么好意思呢?我只是来请教做法,你可千万别误会。”

“嫂子,咱们是隔壁邻居,你用不着跟我客气。”林月清眉眼弯弯,“你尝尝好不好吃,如果你想学,下次我找时间教你做。”

他们两家是邻居,以后多的是机会往来,下次有好吃的,她往陆家送点不就行了?

梁秋芬想到这里,便没有再推辞,“好,那就谢谢你了。”

送走梁秋芬,林月清将剩下的菜都盛出来,又把醒发好的面团,捏成窝窝头的形状,放进锅里蒸。

二十分钟后,玉米窝窝头出锅了。

陆闻野已经期待已久,一听到掀锅盖的动静,立马走进厨房帮忙端菜。

昏黄的灯光下,两人面对面坐在饭桌旁。

林月清抬眸看向陆闻野,微笑着说:“动筷吧,尝尝我的手艺如何。”

陆闻野夹起一块鸡肉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之后,眼眸微亮,不禁开口夸赞:“确实很好吃,比国营饭店大师傅做的还好吃。”

林月清脸上的笑意加深,“嗯,好吃就多吃点。”

她炖鸡肉的时候,往锅里加的清水,其实是空间灵泉水。

空间灵泉水喝起来格外清甜,再加上有强身健体的效果,她就想着,这样既有药膳的效果,又不会影响食物本身的味道。

林月清吃了几口,心中有些惊讶,大概是加了灵泉水的缘故,这次做的味道比之前更好吃。

这道鸡肉炖蘑菇色泽鲜亮,鸡肉鲜嫩,蘑菇香气很浓郁,汤汁鲜甜。

陆闻野大饱口福,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就连汤汁都没放过,用窝窝头蘸着吃。

品尝了林月清做的菜,他真觉得,这简直就是他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一餐饭。

吃完晚饭,陆闻野主动收拾碗筷。

等他洗完碗,林月清已经回了自己房间。

陆闻野站在她房间门外,抬起手想敲门,犹豫片刻,他又放下了。

结婚证已经领了,照理来说, 两人不应该再分房睡。

可他却感觉,现在并不是适合的时机。

一来,他跟林月清相处时间不长,他猜测她可能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二来,他马上就要外出执行任务,这次任务特别重要,也特别危险。

既然这样,圆房这件事,还不如等平安回来再说。

万一......他回不来了......

岂不是耽误了林月清?

......

清晨的阳光透过白色碎花窗帘,一缕柔光洒在翻开的书页上。

林月清醒了过来,她拿起枕边的手表看了一眼,现在是早上七点多。

她把手表戴在手腕,换好衣服去洗漱。

家里很安静,陆闻野早早就出门了,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

洗漱妥当,林月清去厨房烙了一张鸡蛋饼当早饭。

院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紧接着听到梁秋芬在外面喊:“月清妹子,你在家吗?”

林月清起身走出去开门,随口问了句:“嫂子,你吃早饭没有?”

“我吃过了。”梁秋芬把昨晚装菜的大碗递给林月清,“你做的菜真好吃,我跟我家老崔为了抢最后一块鸡肉,差点要打起来了。”

林月清听完,忍不住笑出了声,“那结果怎么样?”

“当然是我抢赢了。”

“还是嫂子厉害。”

“他不敢跟我抢,不然我半夜把他踹下床!”

林月清微微侧身,邀请梁嫂子进屋里坐。

梁秋芬摆了摆手,“我就不进去了,一会儿去山上挖笋,等我回来,给你送点过来。”

林月清一听,顿时也想去山上挖笋。

现在正是吃春笋的季节,油焖春笋、春笋炒腊肉、腌笃鲜、春笋香菇素炒、凉拌春笋......

真是想到就馋的不行!

“嫂子,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挖笋?”

梁秋芬立马点头应承,“可以啊,你拿上竹篮和锄头,咱们这就上山去。”

林月清挖草药用惯了背篓,于是她背着背篓,梁秋芬提着竹篮,两人走出家属院,从一条小路上了山。

到了山上,林月清看到很多草药,她记住了大概方位,打算过几天再上山挖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