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行数据飞快滚动,全是转向架的温度记录。
“停!”
我指着其中一行。
时间显示 0:05,温度突然升高了 0.7 秒,然后又恢复正常。
“这是什么情况?”
技术组的小伙子皱着眉。
“设备故障?之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不是故障。”
我盯着那行数据,心里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有人在那个时间点,靠近过车底。”
所有人都愣住了。
车底?
怎么靠近?
隧道里没有检修口,列车一直在动。
“老张,去调隧道沿线的金属磨损检测报告。”
我站起身,目光再次投向车厢。
“重点查 0:05 前后,转向架可能接触到的位置。”
老张点点头,转身就跑。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是市局打来的。
“晚秋,怎么样了?”
局长的声音透着焦虑。
“网上的传言越来越邪乎,有人说这是连环杀手作案,还有人说地铁系统有漏洞。”
“48 小时,你只有 48 小时。”
我深吸一口气,握着手机的手更紧了。
“局长,您放心。”
我的声音很沉,但每个字都透着坚定。
“下一班末班车发车前,我一定把凶手钉在证据链上。”
挂了电话,我走到站台边。
隧道里一片漆黑,只有远处的灯光透着一点微光。
像一头张着嘴的怪兽,等着把人吞进去。
“林队,法医科那边有消息了!”
小李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化验单。
“润喉糖残渣里检测出氰化物,但含量很低,而且……”
他顿了顿,脸色有些难看。
“而且残渣里有一点胶囊外壳的成分,像是医用的 HPMC。”
胶囊?
我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毒物是装在胶囊里,混在润喉糖里的?
那糖纸呢?
胶囊壳又去哪了?
“继续搜!”
我提高了声音。
“把整节车厢的地板都拆了,座椅滑轨、地板缝隙,哪怕是一粒灰尘都不能放过!”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拆地板的声音、设备的嗡鸣声、说话的声音混在一起。
但我却觉得异常安静。
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边越来越响。
48 小时。
时间不多了。
我看着手表,指针在一点一点往前走。
每走一秒,压力就大一分。
“林队,舆情这边有点不对劲。”
负责监控舆情的小伙子跑过来,脸色发白。
“有人在故意带节奏,说我们办案不力,还说…… 还说唐菱的死和我们有关。”
我接过他的手机,屏幕上全是负面评论。
“警察都是吃干饭的?这么久了还没线索!”
“肯定是有内幕,不然怎么会是密室杀人!”
“再破不了案,我们就去市局门口抗议!”
一条条评论像针一样扎在我眼里。
“别管这些。”
我把手机还给他,声音冷静下来。
“继续监控,有新的情况立刻汇报,另外,把我们找到残留物和调红外日志的消息放出去,不用详细说,稳住公众情绪。”
小伙子点点头,转身离开。
我再次看向那节车厢。
灯光下,车厢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个巨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