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纳米虫的葬礼】
医疗舱的蓝光映着林焰痛苦的脸,他的右臂不自然地扭曲着,银白色的纳米虫正从肘部伤口爬出,在托盘里扭动成诡异的银色虫群。队医的机械臂夹着镊子,每夹起一只纳米虫,林焰的身体就剧烈颤抖一次。
“神经接驳失败,纳米机器人出现排异反应。” 医疗 AI 的电子音毫无感情,“建议立即进行截肢手术,感染风险 76%。” 陈岩猛地踹向医疗舱,蓝光瞬间紊乱:“闭嘴!三十年前没有这些虫子,我们靠针灸也能打球!”
林焰是队里的替补中锋,昨天训练时被机器人防守臂砸伤肘部。队医立刻注入纳米虫进行修复,这些微型机器人本该在 24 小时内修复肌腱,却突然失控攻击健康组织。托盘里的纳米虫越来越多,银光闪闪的虫群让人头皮发麻。
“这是第三代医疗纳米虫,理论上不可能排异。” 姚麦琪的神经接口连接着医疗系统,瞳孔里的代码流疯狂闪烁,“但它们的核心算法来自盘古系统,昨晚系统瘫痪后,纳米虫失去了指令校准。”
周振东站在窗前,看着训练馆里仍在运行的 AI 防守机器人。智能镜片显示着惊人的数据:过去三个月,使用纳米虫治疗的球员二次受伤率比传统疗法高出 43%,但这个数据被盘古系统自动标记为 “无效样本”。
“我早说过这些虫子靠不住。” 陈岩从医疗箱里翻出个古朴的木盒,打开的瞬间飘出艾草的清香。里面是套银针和泛黄的《伤寒论》影印本,封面上有宫鲁鸣的签名,“2019 年赵睿腕骨骨裂,队医说要手术,老宫找了中医针灸,三周就上场了。”
队医皱眉看着那些银针:“没有 AI 精准定位,针灸风险太高。” 陈岩没理会,指尖捻起银针在酒精灯上灼烧:“中医讲‘气行则血行’,这些虫子治得了皮肉,治不了气血瘀滞。就像 AI 算得清投篮角度,算不清为什么有些人越痛越能打。”
林焰咬着牙点头:“陈哥,我信你。总比被这些虫子吃掉强。” 托盘里的纳米虫突然躁动起来,互相撕咬成碎片,银色液体在盘中晕开,像摊融化的金属。
陈岩的银针精准刺入林焰肘部的穴位,每捻转一次,就问:“这里酸吗?像不像当年打封闭的感觉?” 林焰的额头渗出冷汗,却眼神发亮:“对!就是这种感觉!比纳米虫舒服多了!”
姚麦琪调出林焰的实时肌电数据,惊讶地发现针灸部位的神经活跃度正在回升:“这不可能... 没有生物电引导,银针怎么可能精准刺激神经?” 陈岩的动作没停:“老祖宗传下来的‘得气’,就是凭手感找神经反应。比 AI 的扫描靠谱多了。”
周振东翻开那本《伤寒论》,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宫鲁鸣正在给球员针灸,旁边放着台老式录音机。照片背面写着:“1996 年亚特兰大,孙军崴脚,针灸三天上场拿了 21 分。” 老教练突然笑了:“当时总局专家骂我们搞封建迷信,可那届奥运会我们拿了第八。”
托盘里的纳米虫渐渐停止蠕动,银色躯体失去光泽,变成堆灰色粉末。陈岩用镊子将粉末扫进瓷瓶,贴上张红纸:“纳米虫的葬礼,也算给它们个交代。” 林焰试着活动手臂,虽然还有些僵硬,却不再疼痛:“真神了!比那些高科技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