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全场观众的欢呼声浪掀翻屋顶。周振东在场边挥舞着红蓝铅笔,仿佛握着指挥棒的交响乐指挥家。他想起 2015 年,宫鲁鸣就是这样在战术板上画着简单的路线,却赢下了看似不可能的胜利。

日本队依靠个人能力发起反击,得分后卫的三分球让分差回到 9 分。郭小伦的膝盖再次传来剧痛,髌骨软化的旧伤在高强度对抗下濒临爆发。他看向场边,周振东正用红笔在战术纸上画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纸上,红蓝色的笔迹格外醒目。

“别怕失误!” 陈岩的声音穿透嘈杂的赛场,“当年你叔叔在里约奥运,带伤打满全场,就是靠这股不服输的劲!” 郭小伦突然想起护腕上的血渍,想起那些跨越时空的呐喊,膝盖的疼痛似乎减轻了许多。

最后两分钟,中国队打出了本届赛事最流畅的进攻。没有 AI 的指令,球员们反而找回了最原始的配合本能。易星辰的背身单打、雷震的暴力扣篮、陈岩的关键抢断,每个进球都伴随着震天的欢呼。当郭小伦用叔叔招牌的 “陀螺转身” 晃过防守上篮得分时,比分彻底反超!

日本队的 AI 系统终于恢复运行,全息战术板紧急展开,复杂的战术路线闪烁不停。但他们的球员已经适应了无 AI 的节奏,面对突如其来的数据流反而无所适从。最后十秒,日本队的关键投篮被陈岩用太极式的滑步封盖,篮球飞出界外的瞬间,终场哨声响起!

78:76!中国队赢了!

球员们疯狂地拥抱在一起,郭小伦的膝盖一软跪倒在地,却笑着流泪。易星辰的纳米护膝彻底熄灭,留下烧焦的痕迹,他却捶着胸口嘶吼:“爸!看到了吗!这就是你的打法!” 雷震撕开球衣,腹部的刺青在汗水里泛着红光,像团燃烧的火焰。

周振东走进赛场,手里的战术纸已经被汗水浸透。陈岩把他拉进庆祝的人堆,老教练的红蓝铅笔掉在地上,滚到郭小伦脚边。铅笔末端的 “1984・洛杉矶” 刻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那是中国男篮首次奥运之旅的年份。

混合采访区,记者们围着姚麦琪追问系统瘫痪的原因。她举起平板电脑,展示着盘古系统对刚才获胜战术的分析报告:“AI 判定这套战术‘淘汰 20 年’,成功率 19%。但事实证明,有些东西不会过时 —— 比如信任,比如勇气。”

更衣室里,林焰用陈岩教的按摩手法帮郭小伦处理膝盖。周振东打开储物柜,取出瓶珍藏的龙舌兰:“这是周琦当年送我的,说等赢了关键战就开瓶。今天,该喝了。” 酒液倒入杯中的瞬间,全息投影突然亮起,是易建联的影像!

“好样的!” 影像里的阿联笑着举杯,“我就知道,没了机器你们照样能赢。记住,篮球的答案不在芯片里,在你们心里。” 影像消失前,他的目光在易星辰的膝盖上停留了很久,纳米护膝的残骸突然闪烁了一下,像颗跳动的心脏。

郭小伦看着杯中的龙舌兰,突然明白周振东为什么要冒风险瘫痪 AI。有些能力必须在绝境中才能觉醒,有些传承只有摆脱数据束缚才能显现。他举起酒杯,与队友们的杯子重重碰撞,酒液溅在地板上,像朵绽放的血色花。

窗外,东京的夜空烟火绽放。姚麦琪的终端收到 “2044 赎罪者” 的消息:“第一阶段胜利,但盘古的真正主人已经盯上我们了。下一站,月球数据坟场见。” 她抬头看向月亮,那里藏着姚明的秘密,或许还有 2019 年真相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