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最高兴的就是齐心和徐彪这两人,对于徐彪来说,他打重机枪不需要再去节省子弹什么的了。

对于齐心来说,他的突击队可以全部换成花机关了,想想70支花机关同时开火射击,那画面,啧啧啧,光是想想就觉得美。

此时二狗从地下室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长筒状的东西,递给林平安道:

“营长,我在里面找到了一个望远镜,您瞧瞧。”

林平安接过来,笑呵呵地说道:

“这可不是什么望远镜,这是光学瞄准镜,狙击手用的。”

这是一个四倍镜,看起来是被何求水当成是收藏品了,放在一个盛放古董的箱子里。

林平安有些诧异,这何求水一个地方土豪,怎么弄到这么多的武器和弹药,他想干什么?也想在这乱世中分一杯羹?

结果一问才知道,那地下室里面的武器,古董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何求水的,而是贵州军阀王家烈的。

这些军阀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些退路和家底儿,作为东山再起的资本。

例如某位水利部长,虽然投诚了,可还是私藏了十万支枪械作为退路。

要说王家烈也算个人物,毕竟当时红军四渡赤水的时候,遇事不决就打王家烈,只要打他,战场上就能出现些转机。

这些武器对红一营的战斗力提升很明显,尤其是那五十支花机关,还有补充的重机枪子弹。

除了这些武器之外,保安团那边也缴获了两百多支汉阳造,三挺捷克式轻机枪。

就算是等后续部队扩充到一千人之后,他们的武器也还有不少冗余。

林平安打完地主土豪之后,便开始将他们强取豪夺了的土地,归还给当地百姓,同时建立粮食补给站,给当地穷苦百姓发粮食。

只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将国军军装脱了下来,都换成了红军的军装。

这些百姓们,早就听说过红军对穷人好,

他们以为,一支军队不来抢他们穷人,那就是对穷人好了。

毕竟多数时候,乱世之中的军队,有时候甚至要比土匪还可怕。

却没想到这支军队还要给他们发粮食,还要将那些地主抢来的土地还给他们。

许多穷困百姓,在领到粮食的时候泣不成声,一问才知道,是家里有人前几日被活活饿死了。

至于何求水等几个盘踞在三江县多年的土豪劣绅,则是被挂着牌子,开始游街。

这些百姓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一堆臭鸡蛋,烂菜叶子,甚至还有的直接端着屎尿盆过来,对这些为祸一方的豪强劣绅就招呼了过去。

可怜旁边站岗的一些红军战士,也是遭了池鱼之殃。

在争取民心之后,林平安手下人也不闲着,马上开始招募士兵。

现在他们只有两百多人,勉强凑齐一个营,但是武器装备不少,所以兵力必须扩充。

因为之前发放粮食和分田地,让当地穷苦百姓家的孩子们,参军热情空前高涨。

哪怕募兵的人明确表示,跟着红军有饭吃,但是没有军饷拿,他们也是趋之若鹜。

这天晚上,吃几个月干粮的红一营战士们,总算吃上了一顿热乎饭,还有当地百姓送来的腊肉,猪肘,土鸡,烧鹅等等美食。

就是林平安也把肚子吃的圆滚滚,那些刚被收编进入红军队伍的国军俘虏,一边吃着饭,一边呜呜地哭着。

他们跟着邱程,长期被克扣粮食和军饷,别说是吃这些鸡鸭鱼肉了,那就是白面馒头都见不到几次。

几个指导员一看,这是个做政工工作的好机会啊,索性直接开始引导这些投降的国军士兵诉苦,说是自己在国军里面遭的罪受的苦。

几十个大老爷们儿一诉苦,那哭的就更厉害了。

林平安听完之后,也是相当惊讶,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红军战斗力这么强。

别的不说,红军内部虽然也有上下级关系,但是军官如果打骂士兵的话,那可是要吃苦头的。

因为红军内部有士兵委员会,而且规定军官不准打骂士兵。

这主要是“三湾改编”的成果。

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化娱乐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

在三湾改编之前,其实红军部队的架构和军阀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前期的战斗力和意志力都不算很强。

吃饱喝足之后,林平安就高声宣布,给每个红军战士发这个月的零花钱。

没错,就是零花钱。

红军虽然没有军饷,但是每个月都会给战士们发零花钱,这些钱他们可以用来自行采买一些物资和食物。

当然,零花钱的多少,主要看口袋里有多少钱。

钱多了多发,钱少了少发,灵活分配。

有时候比国军的军饷还要多。

张德志看着手里两块大洋,一时间有些发愣。

“给我的?”

二狗白了他一眼道:

“不然呢?要我说,就不应该给你,但是营长说了,你们现在投诚了,也算我们的一份子,不能搞歧视。”

看着火光照耀之下,那银灿灿的两块大洋,张德志眼神恍惚了起来。

募兵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原本的林平安只打算扩充一个营就好,结果不小心就招了六百人,还都是青壮年。

这些青壮年有不少都是当地山民,猎户,擅长山地行军,攀援登山更是一把好手。

林平安知道,这些人往后有大用。

在三江县停留了五天之后,林平安就决定继续向黎平县行进,看看能不能追上红军的中央纵队,要是追不上的话,那就直接转头往遵义跑,反正在那里肯定是能碰上的。

不过还需要注意的是,国军新一轮的围剿很快就要到来了,到时候贵州也不会太平。

好处就是贵州内部军阀势力比较多,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几乎是各自为战,不会互相援护。

甚至过来帮忙“剿灭赤匪”的中央军,事实上也是想要借着“剿匪”的名义,来完成对贵州军阀的吞并,完全控制贵州。

从三江县出发的时候,林平安的一营规模已经扩充到一千人。

其中三分之一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剩下的都是新兵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