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山镇的呼吸

2013年,古榕镇的春天总是来得特别早,也特别湿润。清晨的雾气像一条条白色的哈达,缠绕在黛色的群山之间,将那些高耸入云的古榕树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笼罩其中。我站在窗前,看着远方被薄雾模糊的山影,心里却被高考的倒计时压得喘不过气。

窗外的世界如此宁静而神秘,而我内心的世界却如同一团乱麻。日历上那个鲜红的"6月7日"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每一天的翻过都让我感到窒息。教室里,同学们埋头苦读的身影,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还有那堆积如山的试卷,构成了我十七岁夏天的主旋律。然而,每当我望向窗外,望向那片被雾气缭绕的群山,心底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我。

那年我十七岁,高三。古榕镇中学是镇上唯一一所高中,我们这些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几乎都在这片被大山环绕的土地上长大。智能手机开始在城里流行,但在我们这里,能用上翻盖手机发短信,就已经算是走在时代前沿了。网络?那是个遥远的概念,只有镇上唯一的网吧里,才能偶尔窥见一丝外界的喧嚣。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省吃俭用攒了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才去网吧体验了两个小时的"网上冲浪",那种新奇感至今难忘。可更多时候,我们的娱乐方式依然很传统——在榕江边捉鱼虾,在古榕树下讲故事,在吊脚楼的阳台上数星星。

我的家,就在镇子边缘,一栋有些年头的木质吊脚楼。推开窗,就能闻到空气中混杂着泥土、青草和淡淡腐木的气息,那是古榕镇独有的味道,也是我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味道。我总觉得,这片土地是有呼吸的,它在清晨吐出湿润的雾气,在午后蒸腾出热气,在夜晚又将那些古老的秘密,悄无声息地融入风中。每当夜幕降临,我常常会坐在窗前,听着远处传来的山歌,看着月光下摇曳的树影,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脉动。奶奶说,这是山灵在低语,是祖先在守护。

我叫白初槿,一个听起来有些诗意的名字,却属于一个内向、敏感,甚至有些"多愁善感"的少女。从小,我就比别人更容易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风吹过古榕树时,我总能听到一些若有若无的低语;比如,老屋里那些旧物件,似乎总能向我诉说它们曾经的故事。奶奶常说,我是被山灵眷顾的孩子,心眼比别人多,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那时我只当是老人家哄我开心,现在想来,或许她早就知道,我与这片土地的连接,远比她想象的要深。

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触碰到了奶奶珍藏的一个银手镯,突然眼前闪过一幕幕模糊的画面:一个年轻的苗族女子在山间奔跑,她的笑声清脆如铃;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轻轻放在古榕树下,周围围满了祝福的族人;一个佝偻的老妇人坐在火塘边,手中编织着什么,眼神中满是不舍。这些画面如此真实,却又如此遥远,让我一度以为是自己想象力太丰富。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那些都是奶奶年轻时的片段,是她的情感和记忆,通过那个银手镯传递给了我。

高三的生活枯燥而乏味,每天除了书本,就是试卷。我们像一群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拼命扇动翅膀,渴望飞出这片大山。高考,是唯一的出口。然而,就在这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学校突然宣布,要组织一次"春季采风"活动,目的地是——老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