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语

我妈对带着手铐的男人说“离婚协议签了吧”,

我爸终是停止了抽泣,艰难地签了字,

我妈头也不回地带着我和我哥改嫁。

殊不知,看守所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何曾想,他们也曾轰轰烈烈地爱过。

1

我那多情的爸、绝情的妈年轻时生活的小山村,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莲花堰村。

据说村里有个大堰塘,盛产各种鱼类,堰塘两边种满了荷花,一到夏天,粉嘟嘟的荷花立在翠绿的枝叶上,煞是好看。

好吃的好看的都有,十里八村的乡民都慕名而来,垂钓、喝茶、赏光。

最重要的还是打麻将。

节制一点的打到傍晚拎一尾鱼携着夕阳的余晖缓缓归去,

那不节制的则天天打,直落得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个小山村,山高路远、地灵人杰、村民仿佛早就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生活。

除了高山的树、清澈的河、田野的风、堰塘的鱼、塘边的花,剩下的除了贫穷还是贫穷,十里八乡都穷得叮当响,无一例外。

2

奶奶说,那时村里的年轻男女脱单,全靠相亲。

看对眼了就选个好日子结婚,嫁妆彩礼什么的随意一谈,欢欢喜喜锣鼓震天地摆个宴席,全村老老少少齐聚一堂热闹一场,这婚就算结了。日子就过起来了。

我瞅着多少有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无奈。

奶奶的好姐妹白奶奶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也是信息主任,周围各村的媒婆她都能唠上几句。

在她经过不断挑选和悉心相看下,我大伯娶了隔壁西村的村花。

后来听村里的长辈说,大伯娘真真是上下左右几个村都找不出的美人。

我很是遗憾未能见其真容,因为我还没出生时,他们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

可恨君在我未生。

我的姑姑则相看了隔壁南村的我姑父。

我姑父的爸妈生了十个子女,姑父上头三个哥、六个姐,我姑父是最小的一个,

他大哥大姐的娃比他还大上几岁。

家族庞大,也不知道是几代同堂了。

我姑姑便从青葱年华一路厮杀到六甲,也算和姑父一路携手共白头了。

3

到了我奶奶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爸,就不大一样了。

爷爷奶奶给他取名向前,李向前。寄予殷切希望和美好祝愿:永不回头,一路向前。他后来果然在邪路上一路不回了。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李向前同志在父母追赶偏爱中,一路鸡飞狗跳地长大。

长到90年代,22岁那年,媒婆把奶奶家的门槛都踩烂了,也没挑上个满意的媳妇。

这在我们当时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妥妥的大龄剩男,路过的狗都要鄙夷一眼。

4

爷爷奶奶怕他娶不上媳妇,自作主张给他定亲了北村一个姓郑的姑娘。

郑姑娘看着温柔贤淑,却做得一把好农活,很是能干,一张圆脸喜庆讨人。

简直就是爷爷奶奶梦中的儿媳妇啊!

媒婆把人带到我家一相看,郑姑娘倒是对他很满意,他却嫌姑娘长得太过随意。

气得爷爷指着我爸的鼻子大骂“你个蠢货,要那好看的干什么,中看不中用,看你大哥,娶了村花又咋样,还不是跑了,无知小儿,啥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