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三人看着地图,眼神迅速评估。
“位置不错。盘山路是关键,设置路障和预警点很容易。”秦浩沉声道。
“建筑结构只要主体没大问题,加固门窗和围墙,工作量不小,但来得及。”雷猛声音低沉。
“电力系统和水源是关键,我可以试试修复老发电机,采集雨水和净化山泉水的设备这里都有。”陈默接口道,目光已经扫向了堆放工具和能源设备的区域。
“很好。”我深吸一口气,“时间紧迫。我们现在就开始转运物资。货车和越野车都在外面。优先运送工具、加固材料、能源和设备。食物和水可以第二批。”
没有疑问,没有犹豫。
四个人立刻化身高效的搬运机器。沉重的物资在我们手中流转、装车。汗水很快浸湿了衣服,肌肉开始酸胀,但没有人停下。秦浩三人身体素质极好,雷猛更是力气大得惊人,一个人能扛起我需要两人抬的箱子。
一种久违的、并肩作战的默契在无声中流淌。这和上一世那种被“集体”拖累、不断付出的感觉,截然不同。
傍晚时分,第一趟物资已经装车完毕。三辆越野车和一辆货车组成的车队,趁着夜色悄然驶离仓库,向着西北山区进发。
盘山公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车灯撕破浓重的黑暗,两侧是深不见底的山崖。空气中开始带着山林特有的潮湿和草木气息。
一个多小时后,车队抵达目的地。
废弃的气象站孤零零地矗立在山顶平地上,像一头沉默的巨兽骸骨。围墙果然多处坍塌,主建筑的黑洞洞的窗口像缺失的眼睛,漠然地注视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我们没有浪费时间感叹。秦浩和雷猛立刻开始勘察地形,选择设置第一道路障和预警陷阱的位置。陈默则拿着强光手电,直接钻进了主建筑和发电机房。
我则开始指挥卸载第一批物资,尤其是工具和武器。
很快,山顶响起了刺耳的电钻声、锤击声、金属切割声。我们连夜开工。秦浩和雷猛负责外围围墙和入口的加固,用带来的角钢、钢板和水泥快速修复缺口,设置拒马和绊索警报。
陈默果然是个宝贝。不到两个小时,那台老旧的柴油发电机竟然被他捣鼓得发出了突突的轰鸣声!虽然噪音大了点,但昏黄的灯光瞬间驱散了主楼一层的黑暗,带来了第一缕文明的气息。
我则忙着清理出几个相对完好的房间,作为临时的物资存放点和休息处。
这一夜,山顶无人入眠。
第二天,7月30日。
天色微亮,我们只轮流休息了不到两小时,就再次投入工作。
我留下陈默继续完善电力系统(他找到了观测站老旧的太阳能电板阵列,正在尝试修复)和调试水源净化设备,并负责通讯设备(带来了大功率无线电中继台)的架设。
我则和秦浩、雷猛再次开车下山,返回仓库运送第二批,也是最重要的食物、药品和剩余燃料。
来回两趟,直到下午日落时分,才将所有关键物资全部转运上山。
此时的观测站,已经初步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