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微微亮。
江尘醒来便是看见,程雨柔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对大灯笼,几乎将桌子都给翘起来。
在旁边放着的,是一件质地柔软,外观简洁的皮衣。
江尘给程雨柔披上了一件毯子,这才来到院子中。
热身之后,便是开始练习了一番碎鼎拳。
按照册子上的动作,一连摆动十几次之后。
突然间。
江尘猛的有着一股玄妙的感觉。
“喝!”
随着最后一拳送出,空气之中,能够看见有着两股劲力划开。
江尘眼睛一亮。
两道暗劲!
仅仅是隔了一夜,江尘竟然将碎鼎拳,给修炼到了两道暗劲的程度。
“昨天练到后面的时候,脑袋已经是有些昏沉了,根本转不动。”
“但休息了一夜后,精神恢复了,自然领悟的程度也就更加深刻。”
“看来我的悟性虽然很高,但相应领悟一些东西,也需要强大的精气神。”
“也就是精神力!”
对自己的武道圣体,有了一种更加深刻的了解,江尘也更加心情通畅。
就自己这悟性,只要感觉来了,估计能够在一个月内,就修炼出第三道暗劲。
此时,程雨柔也悠悠醒来。
听见院子里的动静,当即走到门口,揉了揉眼睛,慵懒的伸了个腰。
“小尘,你这么早就醒了?我给你做早饭。”
“嫂嫂醒了?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江尘看向了程雨柔,即便是破旧的粗布麻衣,也都未能遮掩住程雨柔曼妙傲人的身材。
“我没关系,衣服已经缝好了,你一会儿看看合不合身。”
正当程雨柔要去做早饭的时候。
却听见村口专门用来召集的铜锣声,此刻正在紧凑的响起。
铛铛铛!
这铜锣声响起,就代表着村里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得前往村口集合,显然是有大事发生。
程雨柔听见这声音,美眸中也顿时有了一缕担忧。
不由得看向江尘。
“应该是那虎妖的事情,嫂嫂无需担心。”
“我们搬去镇上的契机,就在这虎妖的身上。”
江尘看向程雨柔说道。
程雨柔从江尘的眼中,看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如此坚毅的眼神,似乎是有着踏平千万险阻的意念, 程雨柔也不由得芳心乱颤,当即也不说一些没头脑的丧气话,而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嫂嫂相信你。”
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前往村口集合。
就连断了条腿的柴叔,也都拄着一根拐杖,口中叼着一杆烟枪,一瘸一拐的朝前赶去。
“柴叔,你这腿脚,可比我们还利索啊。”
江尘上前说道。
“哈哈,你小子,一大早的就拿你叔开涮。”
大槐村成年的男子,也有一百多号人,除去一些伤残的,能有八十多人。
而这八十多人中。
真正算得上猎人,手中有狩猎证的,就只有二十人。
在大澜王朝,想要当猎户,也是需要证的。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上山打猎,若是被发现了,这是属于偷猎的行为。
其余的多是农户,养殖。
村口有一处广场,正前方有一处木头搭起的小高台。
此时,村长江德站在高台上。
但并非中间的位置。
主位上则是站着一名,身穿官袍的衙役。
左手叉腰,右手扶着刀柄。
一双目光炯炯有神,只是随着在那一众农夫的身上晃掠而过,最后也逐渐暗淡下来。
似乎是对这大槐村的歪瓜裂枣,也都极为不满意。
江德看着人差不多到齐了。
当即也上前拍了拍手,示意大家肃静。
“各位村民,这位是镇里来的聂大人。”
“我们先掌声欢迎一下。”
说完,江德正要鼓掌,却被那聂文龙抬手打断。
“行了,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了。”
聂文龙走上前来说道,江德也不尴尬,只是点头的站在一旁。
这种欢迎仪式,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但不管人家喜不喜欢,他也都得带头做出来。
“废话不多说了,前面东槐村的事情,你们应该知道了。”
“经过我们镇里的衙门核查,应该是一只刚开化的虎妖作祟,实力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刚刚淬体的武者。”
“所以上面责令我们,进行多村联合搜捕,斩杀这头虎妖!”
聂文龙的个头不大,但是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在场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一听到要让他们去杀虎妖。
所有的村民们,便是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要让他们去对付虎妖?那不是白白去送命吗?
江尘排在人群中,心中也暗道一声。
果然如此。
那聂文龙环视一圈,按了按手。
“当然,也不会让大家白出力,此次围猎虎妖,只要能发现虎妖踪迹,并且有效提供,视为三等功!奖励白米五十斤。”
“打伤虎妖者,视为二等功,奖励白米一百斤。”
“击杀虎妖者,视为一等功,奖励白米五百斤,另外还能获得东风镇户口资格。”
有奖励?
虽然给这些村民,奖励的不是钱。
而是白米。
要知道白米可不是一般村民能够吃的起的。
就连江尘他们吃的,也都是一些粗黄米。
五十斤白米,就算是一家五口,省着点吃也都能够顶上一个月了,最重要的是白米营养成分高,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补品!
哪怕不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家孩子能够吃上白米,也都要去试一试。
而江尘听到,镇户口三个字的时候,眼睛顿时一亮。
正好,借助这一次虎妖任务,铲除江德等人,再一举获得户口,迁入东风镇内。
村民们也知道,这些官老爷可不是来求他们的。
若是不去的话,那以后在这大槐村可就不好做人了。
随后,江德给一百多号人都给进行了分组。
差不多六人一组。
但是等分配到江尘的时候。
江德却是暗自冷笑一声。
目不斜视,不咸不淡的说道。
“江尘,你的猎术不在我之下。”
“老柴早年经过山里深处,对里面的情况也熟悉。”
“其他人都分配好了。”
“老柴和你一起,也能相互有个照应。”
“你俩就到最前面开路,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