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陈正在改一张海报,眉头皱得很紧:“这文案总觉得不对,太硬了。”

林小满凑过去看,海报是给一款新出的儿童奶粉做的,文案写着“科学配方,助力成长”。她想起上周帮邻居带孩子时,小朋友指着奶粉罐上的卡通图案说:“小熊喝了会长高高吗?”

“陈哥,”她犹豫着说,“要不要把文案改得像讲故事一样?比如‘小熊每天喝一杯,和你一起长大哦’。”

老陈愣了一下,眼睛突然亮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小孩子不喜欢听大道理,喜欢听故事!”

他立刻改了文案,又调整了图案,海报瞬间变得生动起来。“小满,你这脑子可以啊!”老陈拍了拍她的肩膀,“比我们这干了十年的还懂孩子心理。”

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自己从小就喜欢给邻居家的小孩讲睡前故事,大学时在儿童福利院做过志愿者,每次带孩子们画画,她总能编出一串小故事。这些被她当成“没用”的爱好,原来藏着她自己都没发现的天赋。

【检测到宿主潜在核心技能:儿童内容创作。】系统界面突然弹出,【任务:为儿童奶粉撰写3条宣传短故事,奖励:专业儿童心理知识包。】

林小满看着屏幕,突然笑了。原来热爱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是藏在那些被忽略的、让她觉得“开心”的细节里。

5 有尊严地赚钱

林小满开始把精力放在儿童内容创作上。系统奖励的心理知识包帮她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语言习惯,她写的短故事被客户连连称赞,甚至有母婴品牌主动找她合作。

王姐不再对她呼来喝去,开会时会特意问她的意见。有次部门聚餐,小李开玩笑说:“小满现在是咱们组的‘孩子王’了。”林小满笑着举杯,心里踏实又温暖。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楼梯间哭的女孩了。

半年后,林小满提交了辞职报告。王姐挽留她:“现在做得好好的,干嘛走?”

“我想试试专门做儿童内容创作。”林小满说,语气很坚定。她已经接了一个绘本的创作订单,虽然收入不如现在稳定,但每次下笔时,那种从心底涌上来的快乐,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离开公司那天,阳光很好。林小满走出写字楼,手机里的系统界面显示:【主线任务完成,职业自信光环已激活。系统即将解绑,祝您在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

屏幕暗下去,再也没有亮起。但林小满知道,系统带她找到的不是某个职业,而是面对生活的勇气。她拿出笔记本,开始写新的故事,阳光落在纸上,每个字都像在笑。

原来赚钱可以不用小心翼翼,不用看别人脸色。当你找到热爱的事,尊严会自己跑过来,落在你肩头。

6 第一个“差评”

林小满的工作室开在老城区的一栋居民楼里,是租来的一室一厅。客厅刷成鹅黄色,墙上贴满她画的卡通贴纸,书架上摆着从儿童福利院借来的旧绘本。她给工作室取名“小满的故事屋”,开张第一天,阳光从阳台上的绿萝叶缝里漏下来,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第一个订单来自之前合作过的母婴品牌,要为新款儿童牙膏写一套“牙齿保卫战”系列短故事。林小满熬了三个通宵,把牙膏成分编成“森林里的魔法卫士”,把刷牙步骤写成“打败蛀牙小怪兽的秘诀”。交稿时,品牌方的对接人在微信上回了个“OK”的表情,她却盯着屏幕看了半天,手指悬在对话框上,想问问“有没有哪里需要改”,最终还是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