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祥瑞初现
第一回 祥瑞初现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初二,汴京皇宫内殿,青色帘幕低垂,光影朦胧。
赵恒——当朝天子宋真宗,正对着几位重臣讲述一个离奇的故事,表情神秘中带着几分亢奋。
“诸卿不知,去岁十一月某夜,朕刚就寝,忽见满室生辉,一位星冠羽衣的老神仙现身,言道一月后将赐三篇天书与我朝,再三叮嘱不可外传...”
底下几位大臣面面相觑,宰相王旦捋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参知政事赵安仁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皇上今日这是怎么了?
平日里那个谨慎周到、心细如发的君主,不乏雄才伟略的皇上,此刻在说什么呢?
讲出如此荒诞不经的故事的人,真的是我们的皇上么?
我看着这一幕,内心五味杂陈。我叫陈昀,本是二十一世纪一名普通大学的历史系的研究生,某天正在图书馆熬夜研读宋史资料,莫名其妙就眼前一黑,再醒来时,已成了真宗皇帝身边新来的小宦官一名。
“...就在刚才,守城司来报,承天门角上似有黄帛悬挂,朕思之,必是老神仙所言天书到了!”
真宗不动声色,虽然讲得眉飞色舞,眼神却若有似无地朝我这边瞟了一眼。
我心里咯噔一下,突然就出了一头汗!
这段历史我太熟悉了!这不正是北宋那场荒唐的“天书封禅”闹剧的开端嘛!
据史书上记载,宋真宗从此性情大变,沉迷于祥瑞迷信,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将大宋积攒的财富挥霍一空。
可眼前这位皇帝,与史书中那个“宽厚、敏感、周到”的明君形象完全吻合。
就我穿越过来这半个月的观察,他确实心细如发——
比如昨天我端茶时手不小心抖了一下,他不但没怪罪,还关切地问我是不是身体不适。
这样的皇帝,怎么会突然变成迷信狂人呢?
“陛下,”王旦谨慎开口,“若真有天书降临,必是因陛下圣明,上天特降祥瑞以嘉奖。然天书神圣,或不宜众人同往,恐有亵渎之嫌。”
我心里暗笑,这老狐狸明明不信,却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真宗却摆摆手,一脸正气:“爱卿此言差矣。若天书是批评朝政,我等当共改之;若是批评朕一人,朕自当修省,何须隐瞒?”
好家伙!这演技,放在现代绝对是影帝级别!若不是读过史书,我差点就信了。
于是,一群人心思各异地随着皇帝前往承天门。我低着头跟在队伍末尾,心里琢磨着这段公案。史书记载,取天书的两个宦官叫周怀政和皇甫继明,而现在...
“周怀政、皇甫继明,尔等上去将天书请下来。”真宗果然点了这两个宦官的名字。
我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中年宦官和一个年轻宦官应声出列,战战兢兢地搬来梯子,爬上承天门角。
那年长的想必是周怀政,表情紧张得像是要去拆炸弹而非请天书;年轻的皇甫继明更是手抖得厉害,差点从梯子上滑下来。
“小心些!”真宗忍不住喊道,那关切之情不似假装。
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史书只记录结果,不记录过程。谁能想到,这场闹剧的开端竟是这样,竟是如此滑稽可笑?
周怀政在皇上宋真宗和众位大臣的注视下,终于战战兢兢取下了那卷黄帛,双手捧着,如捧炽炭。群臣伸长脖子去看,真宗则深吸一口气,仿佛自己也相信了真有天书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