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当天早上陈娟就从空间里拿出四斤糯米带着两儿子一起去李家老宅,准备借用石磨。

“娘,石磨在哪里,我年前准备了几斤磨糯米。”

“就在天井哪里,你二嫂正在哪里磨玉米粉呢,你等她磨完就可以用了。”

“好的,娘你和爹中午过去我那吃午饭,我准备磨糯米做汤圆吃。”

“好,景平景修来奶奶这,你去磨米去吧!”

“那我过去了,麻烦娘看孩子了。”

走到进门正看到二嫂张春兰正在天井哪里围着石磨一圈一圈走,在摸玉米呢。

“二嫂,在磨玉米呀。”

“嗯,磨些玉米粉准备用来蒸窝窝头吃,不然过几天开春农忙了没时间磨,你准备磨什么呀?。”

“我准备几斤糯米,是年前上县里和人家换的。”

“糯米好呀糯米顶饿,你磨成粉准备做啥?”

“今天不是元宵节嘛,想做汤圆。”

“那得把粉磨细才行,不然不好做,我把玉米粉倒出来就磨完了。”

说着就用干的水瓜飘从石磨里把玉米粉扫到桶里,陈娟就把一部分糯米放到石磨哪里开始磨,试着推木棒走一圈。她力气小磨这个觉得很费力很久才走完一圈,张春兰看到她没力气转石磨觉得这个弟媳平时不怎么用做农活没啥力气,想着她现在没事干就帮她磨吧,一会就磨完了。

“陈娟,来你去歇会,我正好没事给你磨。一会就磨完了,不然等你磨到中午不知道能磨完呢。”

她本来要推迟,听到二嫂这样说她也担心磨到中午还磨不完毕竟她力气小她是知道的,以前也没用过石磨磨东西就答应了。然后从布袋均出一斤左右的糯米,准备给她二嫂就当是给她的报酬了。

“二嫂,这糯米多呢我做汤圆用不了那么多,这一斤给你,开春的时候煮了下地干活也扛饿。”

“行,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随后她二嫂一边推石磨一边和她聊天,说今年过年下雪了,今年粮食会丰收之类的,说开春要忙着种豆子等。她二嫂给推石磨速度果然快,把糯米粉磨了第两次最后糯米粉果然细腻了很多。

她谢过二嫂就回去炒花生,把花生捣碎放盐搅拌均匀做馅料。另一种馅她想做芝麻糖的就从空间里拿出芝麻,这是她之前冰箱里的食材,把锅烧热,水分蒸干,把黑白芝麻倒入锅中焙香。把焙好的芝麻,用擀面杖擀碎。芝麻擀碎后倒入适量的白糖,芝麻糖馅就做好了。

接着就倒适量的糯米粉到木盆里,再倒入温水搅拌揉成面团,就开始把糯米面团,揪成小面剂,按扁放入弄好是芝麻糖或花生馅,包成圆圆一小个的汤圆。

半个小时后两种馅的汤圆都包完了,再把锅中水烧开,把包好的汤圆下到锅中。煮开,再加入适量的白糖,等汤圆漂浮到水面上就熟了,出锅装碗。

大家就一起开始吃汤圆了,由于这个时候他们都比较少吃到汤,所以煮的时候他在汤里也加糖了合大家的口味。

“娘,我刚吃两个汤圆的馅都不一样,一个是花生馅的,花生过年的时候我吃过,另一个是什么馅的呢?”

“另一个是芝麻糖馅的,里面放了白芝麻和黑芝麻加白糖的。”

“原来是这样,爷爷奶奶你们喜欢吃哪一种馅的汤圆?”

“哈哈哈,爷爷觉得两种馅的都好吃。”

“奶奶觉得芝麻糖馅的嘛,更香一些。”

“娘,我觉得都好吃,以后我们再做汤圆好不好”?

“嗯,只要你和景修听话,明年元宵节你记得提醒我做汤圆和你爷爷奶奶一起吃。”

“哈哈哈,我肯定记得的。娘对我们真是太好了,爷爷奶奶明年元宵节记得过来我们这里一起吃汤圆哦。”

“好好好。”

景平这个小子猴精猴精的,又是个小吃货,估计明年元宵节真的记得提醒她做汤圆。吃完汤圆,二老回去李家老宅了,她在房间里教景平认字,然后又在院子里走了两圈消消食然后才睡午觉。

午睡起来后看到家里有空坛子,她干脆就烧开水把坛子洗干净做酸菜,花了一个小时做了满满一坛酸菜,把坛子封好。放到灶台上,过一个星期左右应该酸了,到时候就可以吃酸菜啦,年前她没注意到家里有空坛子所以就没做酸菜,有了酸菜以后就可以自己做酸菜鱼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