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芜心里一惊,没想到他观察得这么仔细。她连忙掩饰道:“奴婢只是胡乱弄的,让公子见笑了。”
萧公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追问,只是说道:“这本书,若是用艾草熏一下,或许能更好地防止霉变。”
沈青芜愣了一下,艾草确实有杀菌驱虫的功效,没想到这位萧公子竟然也懂这些。她点了点头:“多谢公子指点,奴婢记下了。”
萧公子没有再说话,低头继续看书。书房里恢复了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沈青芜修补书籍的细微声响。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竟有种莫名的和谐。
沈青芜一边修补书籍,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她知道,一直待在知府衙门里,不是长久之计。
她必须想办法离开这里,去京城,只有在那里,她才有机会查清沈家旧案。
可离开谈何容易?她现在是戴罪之身,没有官府的文书,根本寸步难行。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知府大人要上京述职,夫人和萧公子也要一同前往。
沈青芜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找到夫人,鼓起勇气说道:“夫人,奴婢想随您一同上京。”
夫人有些惊讶:“你去京城做什么?”
沈青芜早已想好了说辞:
“奴婢的母亲,以前曾在京城里的一位世伯家做过事。奴婢想去看看,能不能打听一下她的消息。”
夫人沉吟了片刻,看着沈青芜期盼的眼神,又想到她平日里的乖巧懂事,便点了点头:
“也罢,你在府里也待了些时日了,出去见见世面也好。我便向老爷说一声,带你一起去吧。”
“多谢夫人!” 沈青芜激动地说道,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她知道,这一步,她终于迈出去了。
上京的路途遥远,一行人乘坐着马车,缓缓前行。沈青芜坐在后面的一辆马车里,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京城,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那里有她需要查明的真相,也或许,有她未知的危险。
她不知道的是,在前面的那辆马车里,萧公子正透过车窗,看着后面那辆马车的背影,眸色深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身边的随从低声问道:“公子,需要查一下那个沈青芜的底细吗?”
萧公子摇了摇头:“不必。有些事情,慢慢看下去,才更有趣。”
马车在颠簸中行了近月余,终于抵达了大雍的都城——上京。
刚进城门,沈青芜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宽阔的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身着各色服饰的行人摩肩接踵,比苏州府繁华了何止十倍。
这便是权力的中心,也是无数人命运交织的漩涡。
知府一行人住进了早已安排好的驿馆。沈青芜依旧跟在夫人身边,做事愈发谨慎。
她知道,到了京城,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安顿下来的第三日,知府去宫中述职,夫人则带着丫鬟们去拜访一位旧友。
沈青芜借着去附近采买胭脂水粉的由头,想趁机打探些关于沈家的消息。
她按照原主记忆里的路线,七拐八绕来到了一条僻静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