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们见过最恶的人能恶到什么程度? 我说的不是杀人放火那种极恶,而是那种浸透在日常生活里,让你如鲠在喉、却又拿他没办法的坏。

1 毒从口入

我见过。

我们小区的老张头,就是这么个货色。 今年快七十了,退休金拿着,闲工夫大把,可他这时间和精力,全用来跟小区里外的猫猫狗狗过不去了。

傍晚时分,夕阳把天空染成一种暧昧的橘红色,像是稀释了的血。张建国,也就是我们故事里的公公,揣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鬼鬼祟祟地溜进了小区附近的街心公园。

他一双三角眼滴溜溜地转,搜寻着目标。很快,一只玳瑁色的野猫从灌木丛里钻出来,警惕地看着他。这猫瘦骨嶙峋,但眼睛很亮。

“啧,死畜生。”张建国低声咒骂,脸上却浮现出一种近乎愉悦的残忍表情。他跺了跺脚,野猫受惊,嗖地一下跑没了影。

他没追,只是嗤笑一声:“跑?明天就让你们全都跑不了。”

这几乎是张建国的日常。平日里,看见没有牵绳的宠物狗,他能追着骂半条街,骂狗主人“没素质”“畜生养畜生”。若是遇到落单的野猫,他更是兴奋,石头子、木棍都是他的武器,看着小动物仓皇逃窜,他能获得一种扭曲的快感。邻居们背后没少指指点点,但当面谁也不敢惹这个混不吝的老头,生怕被他黏上,晦气。

今天,他决定玩点更“彻底”的。

他从那个黑色塑料袋里掏出几段精心处理过的香肠。香肠油光锃亮,看着挺诱人。但仔细看,能发现每段香肠上都用小刀细细地刻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有毒勿食”。

他一边把香肠段往草丛里、树根下扔,一边喃喃自语:“妈的,便宜这帮畜生了……还得费老子功夫写字……吃,吃死你们!”

他既想达到毒杀的目的,又怕担上误毒人命的巨大责任,这种又坏又怂的心理,让他做出了这番矛盾的操作。他甚至还谨慎地戴上了薄手套,避免留下自己的指纹。

“最好全死光,清净!”他扔完最后一段,拍了拍手,像是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心满意足地环视一圈,揣好塑料袋,背着手溜达着往家走。他完全没注意到,不远处的长椅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弯着腰在地上摸索着什么。

那个身影,就是他的老伴,王桂芬,我们故事里的婆婆。

王桂芬今天心情不错,她刚在公园里跟几个老姐妹唠完嗑,正准备去小学接宝贝孙子放学。她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出门必带她的“法宝”——一个可以折叠的帆布小板凳。

这会儿,她正收拾东西起身,目光一扫,恰巧就瞥见了离长椅不远、刚被老张头扔下的一段“特制”香肠。

“哟!这谁落下的香肠?看着还挺好!”王桂芬眼睛一亮,她那过分“勤俭”的习惯立刻占了上风。捡便宜、占小利,是她人生的一大乐趣。她快步走过去,弯腰捡了起来。

香肠上好像划了什么道道,但她一个大字不识的老文盲,哪认得上面刻的是“有毒”的警告?在她眼里,那不过是香肠包装自带的花纹或者是不小心划到的痕迹。

“啧啧,真浪费,还好被我看见了。”她喜滋滋地把香肠揣进自己的布兜里,心里盘算着:“正好,晚上可以给宝贝孙子加个餐,老头子也能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