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颁奖礼上的暗手
金兰奖颁奖礼的后台化妆间里,苏清晏对着镜子调整月白鱼尾裙的领口,指尖拂过丝质面料时,忽然觉得后颈泛起一阵细微的痒意——像有极轻的羽毛划过,转瞬即逝。她回头看了眼,化妆师正忙着收拾粉盘,助理在门口核对流程,没有任何人靠近。“大概是发尾扫到了。”苏清晏压下心头的异样,重新转向镜子,眼底依旧是惯有的清冷,仿佛这娱乐圈的喧嚣与她无关。
她不知道,此刻颁奖礼场馆外的黑色保姆车里,林知夏正坐在真皮座椅上,指尖捏着唯一的那个棉花娃娃。这娃娃是她花了近一年时间、砸了八位数定制的“神经共感款”,从发丝到裙摆都藏着极致的心思:冷棕色发丝和苏清晏的发质一模一样,眉眼由顶级绣娘按苏清晏的证件照手工绣制,连眼尾那点极淡的弧度都分毫不差;身上的月白鱼尾裙是按苏清晏礼服1:10比例复刻的,裙摆水钻和正品出自同一家工坊,甚至内衬都用了同款真丝。
更关键的是娃娃的“共感核心”——半年前苏清晏拍摄医疗剧《心跳信号》时,需要体验剧组引进的神经反馈设备,林知夏借着“星耀传媒提供技术支持”的名义,悄悄留存了苏清晏的神经波动数据,让娃娃内置的纳米传感器能精准同步触感:林知夏碰娃娃哪里,苏清晏对应的部位就会感受到相同的触碰,连力道轻重都分毫不差。这个秘密,只有林知夏和签了保密协议的技术团队知晓,娃娃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从没有第二个复刻品。
林知夏指尖轻轻捻起娃娃的冷棕色发丝,慢慢绕在指腹上,目光透过车窗望向场馆入口,眼底翻涌着压抑了五年的占有欲。从苏清晏五年前在《微光》里演只有三句台词的小配角时,林知夏就坐在监视器后,看着那个穿着粗布裙、眼神却亮得惊人的女孩,从此再也移不开眼。她看着苏清晏从籍籍无名到拿下影后,看着她拒绝一个又一个投资方的示好,看着她永远像朵高岭之花一样,把所有人都挡在安全距离外——这份“清冷”,让林知夏的执念疯长,疯长到必须用这唯一的娃娃,才能触碰她。
“该入场了,大小姐。”司机轻声提醒。林知夏收回目光,把娃娃放进定制的丝绒盒子里——盒子内壁铺着和苏清晏常用的枕套同材质的天丝面料,避免娃娃被粗糙面料刮伤。她下车时,丝绒盒子被妥帖放进随身的手包里,仿佛里面装的不是娃娃,而是需要精心呵护的稀世珍宝。
颁奖礼现场,苏清晏凭借《雾中灯》拿下最佳女主角,当她踩着高跟鞋走上领奖台时,聚光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月白鱼尾裙衬得她身姿纤秾合度,连握着奖杯的指尖都透着优雅。台下第一排,林知夏悄悄打开丝绒盒子,指尖轻轻抚过娃娃的裙摆,目光锁在苏清晏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只有自己懂的笑。
苏清晏正在发表获奖感言,说到“感谢剧组所有人的付出”时,忽然觉得胸口传来一阵极轻的按压感——不是重物压迫,是带着温度的指尖轻轻覆在上面,连指腹的纹路都清晰可辨。她的声音猛地顿了一下,奖杯差点从手里滑落,脸色瞬间泛起薄红。她下意识地拢了拢领口,却发现礼服完好无损,台下的观众也都专注地看着她,没人有异样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