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顾梓宸变得更加谨言慎行。她再也不敢有任何女儿家的心思,再也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她开始刻意模仿男子的言行举止,说话的声音压得更低,走路的姿势更沉稳,甚至连笑容都变得极少。
顾宏派了一个老太监 —— 李公公,留在她身边服侍。李公公是顾宏的心腹,为人刻板,做事严谨。他时刻跟在顾梓宸身边,提醒她注意言行,克制自己的情绪。
“太子殿下,走路需抬头挺胸,不可弯腰驼背。”
“太子殿下,与人交谈需声音洪亮,不可细声细气。”
“太子殿下,不可随意流露情绪,身为储君,需喜怒不形于色。”
在李公公的时刻提醒和严苛的环境下,顾梓宸越来越像一个男子。她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女儿身,忘记了曾经对粉色襦裙的向往,忘记了女子该有的柔情。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太子的身份,只有姜国的江山。
3 太子立储
永安三十五年,顾梓宸八岁。
这一年,顾宏下旨,册立顾梓宸为姜国太子,举行了盛大的立储大典。
立储大典当天,皇城张灯结彩,百姓们夹道欢迎,朝中大臣纷纷前来祝贺。顾梓宸穿着华丽的太子冕服,头戴金冠,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台阶。她的步伐沉稳,眼神坚定,脸上没有丝毫怯意,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
顾宏坐在龙椅上,看着一步步走来的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又被浓重的威严取代。他知道,立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梓宸要面对的,是更多的挑战和危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臣们跪拜在地,齐声高呼。
顾梓宸走到殿中,恭敬地向顾宏行礼:“儿臣谢父皇恩典。”
“梓宸,从今往后,你便是姜国的太子。” 顾宏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朕希望你能不负众望,好好学习,将来继承大统,带领姜国走向繁荣昌盛。”
“儿臣定不辱使命,守护姜国江山,造福百姓。” 顾梓宸的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立储大典结束后,顾梓宸回到东宫。李公公跟在她身后,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太子殿下,今日立储,是天大的喜事。老奴恭喜殿下。”
顾梓宸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知道,立储之后,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朝中的大臣们对她虎视眈眈,邻国也在觊觎着姜国的土地,她必须更加努力,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守护好姜国的江山。
从那以后,顾梓宸更加勤奋地学习。白天,她跟着周先生学习经史子集、治国之道;晚上,她还要研读兵法,练习骑射,常常忙到深夜。
有一次,周先生给她讲起了姜国的历史,讲到了曾经的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顾梓宸听着,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她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好皇帝,让姜国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太子殿下,心怀天下,乃是明君之兆。” 周先生看着顾梓宸,眼中满是赞赏,“但殿下也要明白,治国之道,不仅要有仁慈之心,更要有雷霆手段。一味的仁慈,只会让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危害江山社稷。”
顾梓宸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梓宸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