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香斋回来后,杨薇像是换了个人。
她不再满足于每日砍柴、做饭、打理菜地,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顾远先生答应每日午后教她一个时辰的功课,风雨无阻。
起初,苏大壮和王氏还有些疑虑。在他们看来,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没什么用,不如多学学针线活,或者帮着家里干农活。但当他们看到杨薇每日放学归来,都会主动帮忙做饭、照顾石头,而且说话间时不时蹦出些“之乎者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彩时,心中的疑虑渐渐打消了。
“婉儿,你这样……能行吗?”王氏看着女儿在油灯下认真抄写《三字经》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娘,您放心,先生说了,读书识字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炫耀。”杨薇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等我把先生教的东西都学会了,说不定还能帮家里做些事情呢。”
王氏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心中虽仍有担忧,但更多的是欣慰。她知道,女儿是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追求。
杨薇的学习劲头感染了家里的每一个人。石头也常常搬个小板凳,坐在姐姐旁边,有模有样地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字。苏大壮虽然嘴上不说,但每次收工回来,都会悄悄多砍一些柴,让杨薇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就这样,在顾远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杨薇的进步飞快。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她已经认识了近三百个汉字,能够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算术也掌握了加减乘除。
顾远先生见她如此聪慧勤奋,也对她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开始引导杨薇阅读一些更深入的书籍,比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希望她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婉儿,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顾远先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家后山的菜地,便是你最好的实践之地。”
杨薇将先生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她开始尝试运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来改良她的菜地。
她按照《齐民要术》中的记载,将菜地里的杂草深耕翻埋,用作绿肥。她还学会了用粪便和草木灰混合发酵,制成更高效的有机肥料。她还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学会了轮作和间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菜地里的青菜和萝卜长势喜人。青菜长得油绿发亮,萝卜也膨大得很快,一个个埋在土里,像是一个个胖娃娃。
收获的季节到了。
杨薇和石头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萝卜拔出来。看着地里一个个水灵灵、白胖胖的萝卜,两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喜悦。
“姐姐,我们可以吃萝卜炖肉啦!”石头高兴地举着一个大萝卜喊道。
“是啊,等爹娘回来,我们就做给他们吃。”杨薇笑着说。
她将收获的萝卜和青菜分成几份,一部分送给王大婶家,一部分送给村西头的李老实家,剩下的则留着自己家食用。
收到杨薇送来的新鲜蔬菜,村民们都十分高兴。
“哎呀,小婉,你这菜种得可真好!又大又新鲜!”王大婶接过杨薇送来的萝卜,赞不绝口。
“是啊,小婉,你真是我们村的小能手!”李老实也笑着说。
村民们的夸奖让杨薇感到十分开心。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除了蔬菜,杨薇还利用她制作糖葫芦剩下的糖稀,尝试制作了萝卜干。她将萝卜切成条,用盐腌制后,再用糖稀翻炒,最后晒干。做好的萝卜干香甜爽脆,成为了家里餐桌上的新宠。
苏大壮和王氏吃了杨薇做的萝卜干,都赞不绝口。
“婉儿,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苏大壮啃着萝卜干,含糊不清地说。
“是啊,比镇上卖的还好吃!”王氏也笑着说。
杨薇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
她想,等家里的蔬菜收成更好了,她可以做更多的酱菜和腌菜。她还想,等她学会了更多的字,或许可以尝试着写一些食谱,或者记录一些种植养殖的经验,分享给村里的乡亲们。
甚至,她还产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如果她能做出足够美味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吸引镇上的人来村里购买?甚至,她可以在镇上开一家小小的餐馆?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像一颗种子,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顾远先生。
顾远先生听完,沉吟了片刻,说道:“婉儿,你的想法很好。以你的厨艺和对食材的了解,开一家餐馆并非不可能。只是,这需要很多的准备和努力。”
“我知道。”杨薇认真地说,“我会一步一步来的。首先,我要提高我的厨艺,做出更多美味的菜肴。其次,我要学习如何管理一家餐馆,如何与人打交道。”
“嗯,你有这个志向是好事。”顾远先生鼓励道,“不过,切记不可急躁。读书识字,增长见识,对你未来的事业大有裨益。”
“学生明白。”杨薇点点头。
有了目标,杨薇的学习更加刻苦了。她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烹饪技巧和商业经营的书籍。顾远先生也尽可能地帮助她,为她提供各种书籍和指导。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薇的菜地越来越兴旺,家里的伙食也越来越好。苏大壮的身体也因为吃了更多的蔬菜和肉类,变得强壮了许多。王氏的咳嗽也彻底好了,气色红润,每天都乐呵呵的。
石头也长高了不少,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着姐姐去菜地,或者看姐姐在灶台前忙碌。
这天,杨薇正在菜地里忙碌,王大婶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
“小婉,小婉!不好了!”王大婶气喘吁吁地说。
“王大婶,怎么了?慢慢说。”杨薇放下手中的锄头,问道。
“是……是村东头的李二狗!”王大婶着急地说,“他昨天去镇上卖菜,听人说……说要找你麻烦!”
“找我麻烦?”杨薇愣住了,“为什么?”
“听说是……说他看上了你家后山的那块地,想要霸占去!”王大婶压低声音说,“李二狗那个人,你不是不知道,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还经常欺负人!”
杨薇心中一沉。李二狗?她当然知道。这个人是村里的刺头,经常惹是生非。她没想到,这个人竟然会打她家菜地的主意。
“他凭什么?”杨薇气愤地说。
“还能凭什么?他说那块地靠近水源,肥沃!还说……还说你一个女孩子家,种不了地,不如卖给他,还能换点银子!”王大婶气得直跺脚。
杨薇握紧了拳头。她好不容易才开垦出这片菜地,让它变得生机勃勃,怎么可能让给李二狗这个无赖?
“王大婶,您放心,我不会让他得逞的。”杨薇眼神坚定地说。
“可是……他毕竟是男人,而且手脚不干净,你一个女孩子家,怎么斗得过他?”王大婶担忧地说。
“我自有办法。”杨薇说道。她想到了系统,想到了顾远先生,想到了自己这段时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她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
送走王大婶,杨薇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她知道,一场风波恐怕难以避免了。
但她并没有退缩。相反,她的斗志被激发了出来。她要让所有人看看,她苏婉(杨薇),绝不是一个任人欺凌的弱女子!
她站起身,望向那片充满希望的菜地。阳光洒在翠绿的菜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就像她的内心一样,充满了力量和光芒。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她都不会放弃。她的“美味人生”,她要自己掌控!
(后续情节预告:李二狗的挑衅、杨薇巧妙应对、利用厨艺和系统化解危机、在顾远帮助下尝试开设小食摊、与村民关系变化、种植规模扩大、引入新作物、与顾远感情升温、面对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故事将围绕杨薇的成长线、家庭线、情感线和事业线逐步展开,填充丰富的乡村生活细节、美食制作过程、人际互动和冲突解决,力求内容充实,情节饱满。)
李二狗的挑衅
李二狗是村里出了名的混不吝。他爹早逝,娘改嫁后跟着后爹长大,自小没学过什么好,成年后游手好闲,靠着几分蛮力在村里横行霸道,不是偷摸张家鸡就是抢李家菜,人人避之不及。
杨薇听完王大婶的话,眉头紧锁。后山那块地虽贫瘠,却是她几个月来心血的结晶,如今青菜萝卜长势喜人,眼看就能有收成,李二狗这时候打主意,分明是看她好欺负。
“他打算怎么动手?”杨薇冷静地问。
“听说是……今晚就想来扒菜!”王大婶压低声音,“我今早看见他扛着锄头往村后走,鬼鬼祟祟的,我就觉得不对劲!”
杨薇攥紧了拳头。若是寻常人,她或许还能理论几句,可李二狗这种地痞,撒泼打滚样样来,硬碰硬未必占便宜。
“王大婶,您先别急。”杨薇深吸一口气,“我自有办法。”
她让王大婶先回去,自己则快步赶到村后。此时日头偏西,菜地里的青菜萝卜在夕阳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杨薇仔细检查了一圈,暂时没发现异常。
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到村口,找到了正在帮张屠户卸猪肉的苏大壮。
“爹,”杨薇喊住他,“今晚您和石头先别睡,跟我去后山菜地守着。”
苏大壮愣了一下:“守着?出什么事了?”
杨薇压低声音,把李二狗的事说了一遍。
苏大壮闻言,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放下手里的猪肉,撸起袖子:“好小子,敢动我家婉儿的地!看我不揍扁他!”
“爹,先别冲动。”杨薇按住他的胳膊,“李二狗手脚不干净,咱们硬拼未必划算。我有个主意,您帮我准备些东西。”
她凑到苏大壮耳边低语了几句。苏大壮听完,眼睛一亮,用力点头:“行!闺女,爹信你!”
当晚,月黑风高。
杨薇揣着一个小布包,石头抱着一个陶罐,跟在苏大壮身后,悄悄摸向后山。
苏大壮在菜地四周转了一圈,确认没人埋伏,便蹲在田埂上,点燃了一支旱烟。杨薇则和石头躲在菜地深处的一垄青菜后面,透过叶片的缝隙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借着朦胧的月光,杨薇看到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摸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明晃晃的锄头——正是李二狗!
李二狗四下张望,确认没人后,狞笑着走向菜地,举起锄头就要刨菜。
“李二狗!住手!”杨薇猛地站出来,大声喝道。
李二狗被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是杨薇,先是一愣,随即狞笑起来:“哟,小丫头片子,还敢管你李大爷的事?这地老子看上了,识相的就赶紧滚开!”
“这地是我家开垦的,种的是我家的菜,凭什么给你?”杨薇毫不示弱。
“凭什么?”李二狗冷笑,“就凭老子人多势众!你一个黄毛丫头,能顶个屁用?识相的,乖乖把地让给我,再赔我点银子,不然……”他晃了晃手里的锄头,威胁道。
石头吓得躲在杨薇身后,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杨薇强作镇定,从布包里掏出一个东西,对着月光一亮——竟是半块用油纸包着的、焦香四溢的卤牛肉!
这是她白天特意用苏大壮打猎回来的野兔和前世秘制的卤料熬制的,香味浓郁,是村里难得的美味。
“李二狗,”杨薇举着卤牛肉,故作镇定地说,“你看这是什么?镇上‘福来居’新出的卤牛肉,我好不容易才弄到半块。只要你现在乖乖离开,这半块牛肉就全归你。而且……我还可以再给你五文钱。”
李二狗盯着那半块油光锃亮的牛肉,喉结滚动了一下,显然是馋了。镇上的福来居他去过,那卤牛肉他垂涎已久,只是价格太贵,他根本买不起。
“五文钱?加上这牛肉……”李二狗有些意动。
“没错。”杨薇趁热打铁道,“只要你现在走,这些就都是你的。不然……”她顿了顿,指了指蹲在不远处抽烟的苏大壮,“我爹可还等着呢。他力气大,你可未必打得过。”
李二狗这才注意到苏大壮。虽然苏大壮看起来老实巴交,但身材高大,膀大腰圆,真动起手来,他未必占得了便宜。更何况,杨薇手里还拿着“证据”——那半块牛肉,若是被他抢了,或是毁了,杨薇没了凭证,他反咬一口说杨薇偷他的东西,有理也说不清。
李二狗权衡了一下利弊,最终还是悻悻地把锄头往地上一拄:“算你小子识相!老子走还不行吗?”
说完,他狠狠瞪了杨薇一眼,捡起地上的牛肉,又摸走了那五文钱,灰溜溜地跑了。
杨薇看着他的背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石头连忙扶住她:“姐姐,你没事吧?”
“没事,石头,我们安全了。”杨薇摸了摸他的头,露出一个劫后余生的笑容。
苏大壮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婉儿,干得漂亮!”
杨薇笑了笑:“爹,幸亏您想的这个办法。”
原来,苏大壮听完杨薇的主意,立刻回家杀了那只前几天猎到的野兔,又让王氏用家里仅剩的一点香料和盐巴,按照杨薇教的简单方法卤制了牛肉。虽然卖相一般,但香味十足,正好用来“收买”李二狗。
“不过,这事儿没完。”杨薇望着李二狗离去的方向,眼神冰冷,“他吃了这次的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那怎么办?”石头有些害怕。
“别怕,有爹在。”苏大壮安慰道,“明天,爹就去村里把这事跟大家说说,看他李二狗还敢不敢胡来!”
杨薇点点头。她知道,这一次她虽然暂时击退了李二狗,但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就此罢休。她必须尽快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回到家中,杨薇辗转反侧。她想到了顾远先生。顾先生在镇上人脉广,或许能帮她想想办法,或者提供一些保护。
第二天一早,杨薇便带着石头去了镇上,打算去找顾远先生。
刚走到墨香斋附近,她就看到顾远先生正和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商人模样的男人在门口交谈。那商人衣着华丽,一看就是镇上的富户。
杨薇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扰,却听那商人说道:“顾公子,实不相瞒,小老儿这次来,是想求您帮个忙。小女年方十八,尚未许配人家,听闻顾公子学识渊博,品貌端正,不知……”
顾远微微皱眉,打断道:“张员外,晚生早已说过,一心只求学问,无意婚娶。”
那被称为张员外的商人显然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顾公子何必拘泥于此?小女虽不才,却也知书达理,若能与顾公子结为秦晋之好,实乃我张家之幸……”
“张员外。”顾远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晚生志不在此。您的心意,晚生心领了。”
张员外见状,只得悻悻地拱了拱手:“既是如此,那小老儿就不打扰了。告辞。”说完,带着随从离开了。
杨薇站在不远处,将刚才的对话听了个真切。她没想到,顾远先生竟有这般才名,连镇上的富户都想把女儿许配给他。
正想着,顾远看到了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朝她招了招手。
杨薇连忙走过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顾先生,我……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
“无妨。”顾远指了指旁边的石凳,“坐吧。这位是?”他看到了石头。
“这是我弟弟,石头。”杨薇介绍道。
“小公子好。”顾远笑着摸了摸石头的头。
石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温和的先生,小声喊道:“先生好。”
“张员外刚走。”杨薇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自己遇到的麻烦告诉顾远,“是村里的李二狗,他想霸占我家的菜地。”
顾远闻言,眉头微蹙:“李二狗?可是那个游手好闲、口碑不好的?”
“正是。”杨薇点头,将昨晚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顾远听完,沉吟片刻,说道:“李二狗这种地痞无赖,最是欺软怕硬。你昨日做得很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知道你不好惹。但他既然能做出昨日之事,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那我该怎么办?”杨薇有些无措地问。
“我有两个建议。”顾远看着她,眼神认真,“其一,你可以联合村里的其他乡亲,特别是那些曾经受过李二狗欺凌的人家,一起去村正那里告状。人多力量大,村正迫于舆论压力,也不能坐视不理。”
“其二,”顾远顿了顿,“若李二狗依旧冥顽不灵,你可以考虑……寻求镇上保甲的保护。”
“保甲?”杨薇疑惑地问。
“嗯。”顾远解释道,“镇上有专门的保甲制度,负责维护地方治安。若有恶霸横行,百姓可以向保甲报案。保甲会出面处理,必要时还可报官。”
杨薇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
“不过,”顾远提醒道,“告状和报官,都需要证据。你昨日可有留下什么人证物证?”
杨薇想了想:“王大婶可以作证,还有……昨晚苏大壮也在。”她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还有……那半块卤牛肉……”
顾远失笑:“那倒也算是个‘物证’,证明他意图强占你家财物。”
“多谢先生指点!”杨薇感激地说,“我这就去办!”
“不急。”顾远叫住她,“你先去我这里,我帮你写一份状纸。状纸写得好,官府受理的可能性才更大。”
“真的吗?太感谢先生了!”杨薇喜出望外。
于是,杨薇跟着顾远进了墨香斋。顾远让她在厅中等候,自己则走进书房,片刻后拿着几张宣纸和一支毛笔走了出来。
“来,坐下。”顾远示意她坐在书桌前,“我口述,你笔录。”
杨薇连忙拿起笔,有些紧张地看着顾远。
顾远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将杨薇遇到的情况、李二狗的恶行,以及她如何应对、如何收集证据等细节,条理清晰地口述了一遍。杨薇则一字一句,认真地记录下来。
顾远的状纸写得条理分明,逻辑清晰,既陈述了事实,又引用了相关的律条,还附上了人证(王大婶、苏大壮)和物证(卤牛肉)的说明,显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先生,您写得太好了!”杨薇看着眼前的状纸,由衷地赞叹。
“嗯,你誊写一遍,就可以去递交了。”顾远说道,“记住,态度要恭敬,但也要坚定。不可惹是生非,但也绝不能退缩。”
“学生明白!”
杨薇仔细地将状纸誊写了一遍,又按了手印。顾远又给了她一个小小的锦囊,里面装着一些防身的石灰粉和一小瓶驱虫的草药。
“次去镇上,路途遥远,万事小心。”顾远叮嘱道。
“多谢先生!”杨薇将锦囊贴身收好,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勇气。
告别顾远,杨薇带着石头,拿着状纸,径直前往镇公所。
镇公所里人不多,杨薇向值班的衙役说明来意,递上了状纸。衙役接过状纸,大致看了一遍,又询问了杨薇几句,便让她先回去等候消息,说会上报给里正。
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杨薇的心中总算有了一点底。她相信,只要自己行得正、有理有据,就一定能讨回公道。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