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深宫初遇

暮春时节的紫禁城,飞檐斗拱浸在暖融融的日光里,连墙角的青苔都透着几分鲜活。我坐在储秀宫偏殿的窗边,指尖捻着一枚刚绣好的兰草络子,听着外面小太监们嬉闹的声音,心里难得清静。

我是姜袅袅,五品工部侍郎姜镇良的嫡女。三个月前,我随着选秀的队伍踏入这红墙深宫,原也没想着能有什么出头之日。父亲官职不高,家中无甚权势,我性子又软,容貌虽算得娇媚,却也不是顶拔尖的。入宫后被封了个正七品的“答应”,住这储秀宫最偏僻的西偏殿,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一次。

这样也好。我放下络子,端起桌上的菊花茶抿了一口。入宫前母亲就嘱咐我,后宫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若能安稳度日,便是天大的福气。我深以为然,只求守着这一亩三分地,看看花,绣绣花,熬到二十五岁放出宫去,找个寻常人家,过些柴米油盐的安稳日子。

储秀宫里住了十几位低位份的嫔妃,大多是些和我一样家世普通的姑娘。偶尔也有几个心高气傲的,总想着能被皇上看中,一步登天。但皇上登基三年,心思全在朝堂上,削藩、整吏治、兴水利,忙得脚不沾地,后宫于他而言,仿佛只是个摆设。除了皇后和几位高位嫔妃,低位份的姐妹想见皇上一面,难如登天。

后宫子女更是稀少。皇后娘娘端庄大度,却一直没有身孕;贵妃苏氏出身将门,深得太后喜爱,也只育有一位夭折的皇子;唯有晴妃李氏,生下了大公主和二公主,算是后宫里子嗣最兴旺的。也正因如此,晴妃在后宫里颇有些分量,平日里对我们这些低位份的嫔妃,总是带着几分淡淡的疏离。

2 桃林惊变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直到四月初十那天。

那天是太后的生辰,宫里在御花园的桃林里摆了宴。按规矩,所有嫔妃都要去赴宴。我本想找个借口推脱,可同住的张常在劝我:“袅袅,总归是太后的生辰,不去不好。再说,说不定能远远见着皇上呢?”

我拗不过她,只好换上一身淡粉色的宫装,跟着众人去了桃林。

桃林里早已布置得十分雅致,粉色的桃花开得正盛,微风一吹,花瓣簌簌落下,像一场粉色的雪。太后坐在主位上,笑容和蔼;皇后陪在一旁,举止端庄;贵妃和晴妃分坐两侧,一个雍容华贵,一个清丽温婉。而皇上,就坐在太后身边,一身明黄色龙袍,面容冷峻,眉眼间带着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

我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低着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宴会上,嫔妃们各展所长,有的献舞,有的抚琴,有的作诗,都想博得皇上和太后的欢心。可皇上只是偶尔应付性地点点头,目光大多时候都落在手中的奏折上,显然对这些并不感兴趣。

宴会进行到一半,我实在觉得闷,便悄悄起身,想去桃林深处透透气。刚走没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皇上驾到——”

我心里一惊,下意识地想躲,却已经来不及了。皇上已经走到了我面前,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几分审视。

我赶紧屈膝行礼:“臣妾姜氏,参见皇上。”

皇上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我的发顶,带着几分压迫感。我紧张得手心冒汗,心跳也快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