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海的十月,梧桐叶刚染出浅黄,写字楼里的空调就已经开足了暖气。林晚盯着电脑屏幕上 “双十一大促方案终稿” 的标题,右手食指在回车键上悬了三分钟,最终还是没按下去 —— 第 17 版了,客户那边依旧只有一句 “不够有记忆点”。
桌上的美式咖啡已经凉透,杯壁上凝的水珠顺着杯身滑下来,在笔记本电脑边缘积了一小滩。这台银色的 MacBook 是她三年前晋升策划主管时买的,现在键盘上 “W” 和 “B” 键的漆已经磨掉,露出里面的金属色,像她此刻的耐心,快要见底了。
“晚姐,运营部催了,说再不给方案,他们的排期就要延后了。” 实习生小苏抱着文件夹站在办公桌旁,声音怯生生的,“还有,楼下便利店的关东煮到了,我帮你带了串萝卜和海带。”
林晚揉了揉太阳穴,抬头时看见小苏卫衣上印着 “XX 大学 2023 届” 的字样,突然想起自己刚毕业那年,也是这样揣着热乎的关东煮,在格子间里熬到凌晨。她接过纸碗,萝卜还冒着热气,咬下去时带着点甜,稍微缓解了胃里的空荡 —— 从早上九点到现在,她只喝了两杯咖啡。
“方案再等等,我再改一版标题。” 林晚把纸碗放在桌角,重新聚焦屏幕。客户是做国货美妆的,主打 “复古国货” 概念,前几版方案她写了 “老国货新花样”“复刻 90 年代美妆记忆”,都被毙了。她点开收藏夹里的老照片文件夹,里面存着妈妈年轻时的化妆台照片:蛤蜊油、友谊雪花膏、还有印着红牡丹的粉饼盒,突然灵光一闪,敲下 “把妈妈的化妆台,搬进你的梳妆台”。
刚保存文档,手机就震了一下,是闺蜜许佳发来的微信:“今晚老地方,我带了个帅哥朋友,给你脱单的机会,别加班了!” 后面跟着三个挑眉的表情。
林晚失笑,回了句 “看情况,方案交了就来”,心里却没抱什么期待。许佳这两年热衷于给她介绍对象,从程序员到大学老师,她见了不下十个,最后都以 “没感觉” 收尾。不是对方不好,是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 像一杯加了糖的拿铁,喝着顺口,却没什么值得回味的余味。
下午五点半,方案终于通过,林晚把文件发给客户对接人,长舒一口气时,才发现肩膀已经僵得抬不起来。她收拾东西准备去许佳说的 “老地方”—— 一家藏在静安寺老弄堂里的小酒馆,名字叫 “晚来风”,老板是个留着长头发的男生,会调一种叫 “秋酿” 的鸡尾酒,度数不高,带着桂花的甜香。
走出写字楼,晚风吹在脸上,带着点凉意。路边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打转,有一片落在她的帆布包上,她伸手拂掉时,看见包侧兜露出的半本笔记本 —— 深蓝色封面,边缘已经磨得发毛,是她大学时用的笔记本,里面还夹着几张旧照片,她一直没舍得扔。
地铁 2 号线往徐泾东方向的列车里,人不算多。林晚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掏出手机刷朋友圈,无意间看到大学班长发的动态:“毕业五年聚会,下周六晚,老地方见,@所有人”,下面跟着一串 @名单,她的名字在中间,旁边还有个熟悉的名字 —— 陈亦舟。
手指突然顿住,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让她想起五年前那个同样是十月的下午,陈亦舟在学校图书馆门口,把这本深蓝色笔记本递给她,说 “里面是我整理的考研笔记,你拿去看”,阳光落在他的白衬衫上,领口别着的钢笔露出来,是她送他的毕业礼物,百乐的笑脸钢笔,当时花了她半个月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