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奇迹发生了——墨汁落地即化作条条黑蛇,鳞片泛着冷光,顺着青石板缝隙钻入地下。众人惊呼未绝,全村七口水井同时发出"咕咚"巨响,清冽泉水喷涌而出,水柱里竟有黑蛇盘旋,转瞬化作墨线消散。井水甘甜清冽,带着山泉特有的气息,瞬间驱散了连日的暑气。

百姓们疯了般扑向井台,陶碗、葫芦、甚至双手都成了盛器。有人跪地大哭,有人仰头狂笑,干裂的嘴唇被泉水滋润,像久旱逢甘霖的河床。孩子们在水柱间嬉戏,老人们双手合十,感谢上苍。

周员外面色由青转白,想呵斥,却发现自己的嗓音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那墨斗底部,不知何时显现出八个小篆:"天道酬勤,匠心通神。"字迹古朴苍劲,仿佛刀刻斧凿。

人群安静下来。老槐树下,里正颤巍巍跪下:"李家的墨斗……是鲁班的信物!"里正须发皆白,是镇上最年长的老人,他的话如同判决。

三十年前,李三的父亲李老匠曾用此斗为县衙修梁,斗底本无字。如今字现,只说明一件事:墨斗认主,天象已变。更神奇的是,当李三举起墨斗时,老槐树突然无风自动,落下无数槐花,如雪般覆盖在众人身上。

周员外踉跄后退,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猛地转头看向后山方向,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几个机灵的家丁见势不妙,悄悄松开李三,混入人群中溜走了。

李三站起身,抚摸着墨斗上新显现的字迹,心中豁然开朗。原来父亲临终前喃喃的"斗底藏玄机",竟是这个意思。这墨斗不仅是丈量木材的工具,更是丈量人心的法器。他注意到,墨斗上的铜铃也微微颤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回应众人的欢呼。

四 石碑记与旧债

暴雨连下三日三夜,墨斗镇的天空像被捅漏的筛子。这雨来得蹊跷,既非季风所致,亦无雷电相伴,仿佛是天河决堤。李三带着青壮疏渠引水,老弱妇孺则拆周家围墙取砖石固堤。周员外缩在门楼内,看洪水冲垮自家粮仓,黄澄澄的谷子被冲进河道,像一条金色的河。那些囤积了三年、准备大发横财的粮食,就这样付诸东流。

第四日,雨势稍歇,人们在修缮被雨水冲垮的祠堂地基时,意外在梁柱间发现一块石碑。碑身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碑文却清晰可辨:

"唐贞元十七年,墨斗镇大旱,饿殍遍地。有匠李嵩者,夜梦神人授以墨斗,斗底刻'勤'字。李嵩以斗量木,以心量人,开井三十六眼,活民无数。后镇民立庙祀之,庙前老槐即李嵩手植……"